写在2022

2020、2021,过起来最如梦似幻的两年。好快啊,入职已经四年了,跨越了30大关,却没有实现任何既定目标的这几年。

死亡在向我探头,整个世界变得更像一个整体的加工房,标榜着个性和标新立异,到处都漫溢着令人咋舌的新闻标题。小城市里的匪夷所思事态越发明目张胆,大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就如同味增汤里的一块巨大味增——无论如何也无法搅拌开,看着让人难受,沉下去又觉得影响口感。

地铁上,马路边,家庭里,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在拿着一个小屏幕。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以网络为蓝本和基础,比起谈论天气,网上的热搜,还有奇怪的新词汇,才是证明彼此是盟友的唯一证据。

不刷朋友圈,朋友觉得你不够关心她们。我问候一声,基本上会被“你不看我朋友圈”回怼回来。但没有人会主动来问,你不发朋友圈,你最近好吗。

国学热兴起来,大家疯狂的同时,想要停下来,小红书上无尽的晒出自己的大字作品,好像静心养气也是一个追踪流行的风向标,品茶,写字,闻香,绑定的就是人要瘦脸要美,范儿要足,氛围必须营造,点击率才能过线。

人就是那么渴望求关注的群体吗。为什么要靠别人的一个点击,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多寡?做相同的事就是盲目追随潮流,顽固的守着那份和时代洪流格格不入的生活样态才是能抵住诱惑的人?

我的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世界一如当年在大学里老师说的那样,碎片化的信息,使人造成了全能全知的幻像。所有人的注意力留存的越来越短,脾气越来越暴躁,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

高度分工化意味着你的生活更精准,不去劳作打扫卫生,去健身房流汗;开车上下班,专门找时间练习肌肉;大鱼大肉吃着,找地方清修花钱辟谷;不看电视,跟着抖音的视频流把自己带到更深的欲望深渊处;放弃文字,追求视觉的极致;自己相信眼前呈现的一切;追随着蒙太奇的片段,放弃思考,大谈特谈自己的思想……

但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不是时代洪流里一颗巨擘,我只是随波逐流的一粒沙子。

这两年我困惑的事情一边减少,一边增多。唯一不变的,是写不出的论文,减不下去的肉。

身边少了一个人,多了一个隐形的人。米德华也去日无多,却愈发的想要在人的身边取暖。

说了那么多的牢骚,这个世界还是像每天那样日出日落。

不知道对于单位的事,我能不能完完整整记录下来,对于我自己感情的纠葛,我能不能愿意和盘托出。

还是希望能成为一个别人觉得靠谱的人

程式化的日常生活——凝练的瞬间魅力

刚刚在哔哩哔哩上了解了一下四大名旦的唱腔和身法。

似乎清末到解放前,电影业,梨园行业,这两种娱乐演出项目的竞争还相比较均衡。

在我看来,戏曲时由日常生活中高度凝练的一套程式化的动作。我原先并不理解为什么在排练「稽古」的时候,不能使用视频设备和笔记去记录,而是用脑子一遍又一遍通过反复达到肌肉记忆和最精准的位置。

当我第二日再次抵达茶室的时候,有一瞬间我明白了一点点:那就是我认为它和日常完全的割裂开了,因为和日常生活的不同,是我对这样的传统「作法」(礼数)感到着迷。

但今天,当我开始认真了解京剧戏曲这一门艺术,我发现或许事实恰恰是相反的。这一套高度凝练的程式化的动作,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艺术化的提炼。我们凡事都讲求要按照章法,这个章法就是指的规则。现代社会需要大家去共同遵守规则,违反的人就是违反了集体意志就会被集体意志的权利具像化体现——各类国家机器代替我们去进行审判。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社会里,即使没有感觉,也都按照一套行为准则或者说是既定轨道在运转,那么舞台上将一些简单的动作的本质抽出来,再进行艺术化加工,有的是夸张,有的是利用神态,有的是简化成一个必要动作,目的都是为了能唤起你对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忆。那么无论是哪个演员都按照一个规则去出演这个动作,自然不存在理解上的问题,而且因为还是一种表演,这种呈现势必是突出夸张的,虽然现实中有,但又要有它「非现实性」的意义,否则没有理由花钱坐在台上看台上的人重复一些我们日常就能做到的事情。

借由此,除了表演的剧目的情节以外,还有他们的服饰,和他们的唱腔,以及必须要跟上的文武场的乐队。细琢磨觉得挺有意思的,竟然对京剧产生了一丝好奇,而这种好奇又要得益于日本,虽然茶的起源是中国,但是所谓的茶道却起源于日本,即使在在宋代中国已经有了一套完备的品茗的流程,但仍然没有像在日本一样,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在上流社会形成一股风潮和流派。

说白了中国人是有钱讲究没钱将就,但是在日本估计都没有将就这个选项。怀石料理的初衷,是因为没有东西吃,抱着石头聊以自慰,喝茶也是没有太多物质上的东西,只能由有的东西发展出一套生存理念和思想体系。日本啥啥都没有,不环保,不节能,不干坐着空想,发呆,不在那一眼眼还不如厕所大的地方用自己的脑洞想象出一个大宇宙,恐怕就只剩下无聊致死了。

那些大名也是脑袋空空,被和尚的有点文化吸引了,日本最高级的建盏,在中国也只不过是福建耀州窑那边的一种窑变罢了。我并不是对日本文化有轻视,我始终认为他们和中国在中世和近世各有它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就物产丰饶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的地大物博的性质。比起那些奇形怪状,和敬清寂的茶碗、四个人一人一口的浓茶,还有甜的齁人的三温糖干果子,煮水用的铁锅,在地上面挖下去的地炉……在中国总有更优质的选择。日本人是因地制宜,选择这个道路而已。

至于我们,唐宋风土带给我们的是兼收并蓄的社会环境和民生经济,当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中国人对与日常生活的态度。有精致的宋代名窑名器,官绅阶级按照自己的等级流转着生老病死;而穷苦的普通百姓,我想耀州窑的建盏起初也并不是专门为日本人而烧制的吧?中国辽阔的疆域,势必会造成每个区域都有类似日本和中国这样的地域性的风俗差异,那么制作的材质,气候,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风,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这小小的茶具茶室之中。

换而言之,还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非日常」。中国人还是对皇家和统治阶级有着无法摆脱的迷思。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非日常」吧。

就好像,日本人可能觉得我们并不认识很多蔬菜,因为它们根本都不关心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也和他们一样,以为那一方狭长的孤岛之上,能够存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所孕育出的全部大自然的奇迹。

程式化令人着迷是因为它唤起你的「日常性」使你感到亲切愿意亲近,但除此之外其他因素的「非日常性」又能满足你对枯燥单调的日常生活的幻想,满足了你的好奇。但其实台上台下,国境内外,我们还是永远也跳脱不出我们自己画的圈。

这是个哲学命题吗?我甚至觉得它说不定只是一个诡辩。

====分割线是我====

同事renhao家的英短银渐层“影子”和三国杀梦中的我

或许只剩下1个月生命的米德华和濒临崩溃的我

科学的发展观,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上周部门组织党支部活动,虽然不是党员但也可以有幸一同参加真是棒棒哒……

最近的生活过的混乱而惬意,紧张而松弛,痛苦而甜蜜……

直到刚刚,情绪爆发到写字聊以平复,感觉释放了很多感受。我很意外的是,这些年哭泣于我几近无缘,但这几个月我哭的频率甚至赶上了我的黑暗时期。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但我却很少为自己而难过哭泣,并不是我不难过,而是哭不出来。然而最近,甚至在说话的时候,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声音的颤抖,然后眼泪就马上倾泻而下,一点也不懂得克制。

可能皮认为我总是不开心,总是被惹生气,可我却因为这样而感到激动,因为我这样直接的表达情绪,似乎可以追溯到初中了。我绝不在我认识的人面前哭,除了我的母亲。我知道男生总讨厌哭哭啼啼的女生(或许我的认知有偏差),所以我也很少哭泣。而且,我在长大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值得哭泣的事情少之又少,虽然我不认为哭泣是软弱或者是弱者给自己的慰藉,亦或者是博取同情的一种手段,但我不愿意让别人感觉到,以上任意一种对我误解,因此我通常的哭泣时段是深夜或者电影院。

更为重要的是,最近的哭泣使我感到放松。这是很久很久以来没有产生的奇妙作用。过去的我总是在哭泣中沉睡,不是因为得以解决,而是因为用尽了能力,沉沉睡去,休息充足了,问题就暂时抛诸脑后了——我的问题大概率不是眼前的或者短时间可以解决的。最近哭过之后,无论大哭小哭,都觉得释放了精神压力,这难道就意味着我的情绪和精神稳定情况又迈向了一个更好的阶段?

部门的实习生小妹妹,是个小精怪,隔了很久很久,竟然发给我,我的姻缘情况。我最不想面对的事实,要被摆上台面,竟然是以这样的形式。如果不想和一个人分开,要么就是求爷爷告奶奶,希望上天好生之德,不要拆散有情人。而像我这样的,是不是有情人都未可知的情况下,我可能会选择不去接受结果,如果创造出一种“事在人为”的假象。命里没有的,你怎样挽回都无济于事。小妹妹说,姐姐你呀就要晚婚,时机未到。我并不想知道我的姻缘,尤其当你很想和一个人在一起但你又不能确定他是不是这样想的时候,我第一次对命理的答案有了抗拒之心。无论是任何方法,都让我觉得,我在强迫一个我喜欢的对象去接受我,对他好是希望他能明白,希望他对自己有好感,但并不是这不是最初的目的,最初的想法,一定是希望,喜欢的对象能够开心,看到对方开心,就好像自己开心一样,收获了最大价值。另一方面,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留这个人在身边,想想就觉得难过。如果有这样的方法,一定有相应的代价,等价交换就是我信奉的科学。而真正希望喜欢的对象开心,对我来说,不是留在身边自认为可以做到最完美的另一半——以前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而是想他所想,帮助他使他自己收获快乐。当然我愿意和他一起享受快乐,也愿意接受他的帮助。

所以一个结果摆在我眼前,我只想拒绝。但事已至此,总是要调整心态,我相信很多事情的发生,总是有一些必然的关系。我和谁谁的关系,最后的最后总要有一个结局,是科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命运的终焉。

谁能真正定义科学呢。理学和心学,还有那些未可知的神秘力量,都是我生活中的组成,我也十分的期待有一个人有一辈子,总是要有期盼和希望才好。

一丢丢感想

https://mp.weixin.qq.com/s/3tBNYT45h3QSHBPkH4JoHA

虽然一篇报道必然带有采访者的个人观点,但我觉得这依然是一篇好的报道。

首先选材好,残障人士与健康人的爱情,看点诸多。尤其是对于残障人士这个群体还是应该被人多关注的。以前更多的选题都是子辈父辈,以亲情为一个切题视角,但这次选了一对小夫妻还是正常人和残障人士cp,非常有现代的感觉。虽然受访人是专职的视频号运营人员,但现在这个工作更多被人认可,也不是完全处于亚文化的社会中下层。是否会有营销的嫌疑呢?我相信即使运营视频号,这个肢残的女生也不会有那些网红奇葩还是明星美女流量高的。

其中一名受访者也就是肢残女孩还是很打动我的。不过我更佩服写的记者,毕竟是他塑造了这个人物。自强不息的不令人窒息,和健康的男朋友有着普通的互动,也有现在上班族的中青年的普通烦恼。因为这些自然不过的日常生活,那些因为身体缺陷造成的不便和困扰就会令人印象深刻。但作者并没有着重描写那些不便,而是像每一个人不同的烦恼那样,把这些写进人物对话外的生活场景中,至少让我觉得,啊我和她没有什么不同,和她还有他一样会担忧另一半的心情,会吵架,会认真思考是不是要过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文字不会让你觉得这个女孩是可怜的,虽然还达不到完全把俩人的性格鲜明而立体的呈现出来,但毕竟新闻报道是要我们去关注社会事件而不是读小说,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日常的普通和不普通就足够了。

说回报道的内容,上海应该是无障碍比较好的城市了,我这几年在日本看到,陪着家人经历到,我们的城市其实一点点在发生变化,出行先不受阻,基本生活能保障,下面再进阶到更广的权益问题。我不可怜这些人,他们只是一个隐形群体,和lgbt在我看来没有太多不一样,只不过心理和身体的异样的差别,它们都需要这个社会和大多数人去了解,唤起关心才能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


我只有一种人不会盯着看,就是残障人士,那些奇装异服,天生美女它们就是希望我去看的,当然这么说有点武断,但至少一半以上都是吧。既然如此我为何不贡献多一些目光呢?但是如果我看到像报道里写的这样的夫妻情侣我还是会羡慕的多看几眼,看这篇报道的时候有时会忘记他们的身份标签,也忘记了性别,我的着眼点而是放在了我自身困扰的都市青年的情感生活和生存状态上了。人类从古自今,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没有超越这些范畴的事。

很久没有看人物的报道,冰点的记者似乎恢复了理智?亦或者是主编恢复了理智,开始重新思考带着镣铐狂舞的社会观察者究竟如何才能呈现一个多元的视角和价值观给他的读者。我似乎看到了那大学时在课堂上对冰点各种报道大加赞赏的年代了。我竟然开始有点感怀,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似乎又有那么一丢丢的躁动。

有人说我是天生的记者,我喜欢观察社会,喜欢身边的人和事,更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疑问抛向对方。我不怕冲突,我愿意去深挖人和事背后的理由,然后把个人和整体的环境联系起来。这是构成我内心的世界的源动力——对于除我之外的好奇心。从幼儿园到现在,喜欢说话,喜欢提问题是我永远的标签吧。我对于这个并不反感,但我确实真真切切放弃了我曾经的理想。我的人生变过几次车道了,我没有后悔。毕竟路是自己走的,你是什么样子的,你不清楚的话也能自动避险。我相信我的理性也相信我的直觉,或许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但我还是不会以这件事作为自己谋生之道。

因为我无法承担这项工作的理由是致命的,有时候不适合的理由会直接导致你必须要放下,而新闻记者于我就是这样的关系。即使如此,也会不自觉地想写点什么,看到了好的报道。为了这个社会开始有温度开始停下来思考我们究竟要去向何方而感到高兴,因为我无法告诉别人,所以我会无比开心如果有人在努力。

大概这就是在这个暴风雨的夜晚我依旧觉得内心有一丝宁静的原因。有人有理想愿意让这个不美丽的世界变美好。

[读书笔记]梁启超年谱长编

再一次打开这本厚厚的书,掉了几页笔记,每一页都被翻5动过,想想那个时候自己比现在认真多了……

不过我自认为我大概是在1898年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才认真的开始阅读梁任公先生的生平。虽然编者丁先生和赵先生都说,这本书拖了很久,并且依照任公先生在世之时的想法——画我如像我(paint me as i am),我感到编者很努力的不掺杂自己的任何情感在里面,不过我还是能明白他们对于梁任公先生的崇敬和爱慕之情。

现在感觉很多都没办法度过审核的一些叙述,出现在这本书里,并且自己过认真的做了标注,我突然觉得很幸福。我很开心在追求学问的那几年里中国的出版市场更加的自由。但我并不认为束缚就意味着是坏的,亦如今天的局面一样,纵观历史长河,这些事情仿佛历历在目,而我们作为小小尘芥,只要活着看着,我就很满足了。我很感谢编者这么用心的搜集了众多材料,这是现在为他人著书立传做不到的,而他们却以自己丰厚的见识,让一个入门的学生,可以幸运的得见梁任公先生惊险刺激的前半生。而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更为擅长的是考据经学佛学,而这也体现在梁任公先生未离开中国大陆之前的这段经历。

工作三年之后,开始逐渐深入接触中国文化——这次是从内部,但也非系统化的。看画,看诗词,看墨宝,我虽然不认为文化只存在于精英阶层,但是它们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这和今天是不大一样(注意,不大一样而不是大不一样),因此我觉得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境,会更快速融入到那个时代和社会。

我也不是没有系统粗略学习过历史,但总觉得无法记忆多数要点,而且历史点点滴滴,一本书又或者是几卷书很难说清楚。

梁说,改变局面,救中国,要启民智,启民智要兴大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要改变科举制,那么最终只能推到,改变官制。

他还说,救一国于己有何焉。他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救苦于无法开悟,受到尘世间诸多烦扰,我和他有了深深的共鸣。对于他而言,国只是一个概念,他的心真配得上怀抱天下。他是一个收到深厚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人,在他从学海堂出走成为万木草堂的一分子的时候,其实儒家几千年的深厚积淀都已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儒家思想也非全部的大一统,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谁告诉你是说最终是平天下,它或许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独善其身都做不到,那么平天下的事,还是去交给更有能力的人去做。

当我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中迷失自我的时候,我愿意重新回到希腊古典哲学,去认识我自己。但最后拯救我的,是我出生的这片土地上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我很少去看注释,但我总觉得,我理解的儒,我理解的君子是和梁没有很大出入的。

君子这个概念,曾经被很多人嘲笑。但我认为很多人都误读了儒学。排开教义,孔子只不过谈了一些做人的基本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的人,达不作为,穷不作为。以物喜以己悲,这个年代,已经没有所谓的君子可言,所以我才会觉得,这个世界礼崩乐坏。

梁虽然提及他痛苦于是否要将他的想法广而告之,但他最终还是相信了自己,这个世界有千万种变法,而他只愿意坚持他所相信的。我想去了解他的好友夏穗卿和谭嗣同,以及梁启超在最后总结的佛经大义。

看梁的年谱长编是愉快的,越是看到共鸣的地方,越开心,再次读起来,不断地看到自己正在他的影响下做人,过生活,这个影响就是用中文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诠释我们自己,然后热忱的面对每一位来到身边的人,对所有人和事物都怀有敬畏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