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化的日常生活——凝练的瞬间魅力

刚刚在哔哩哔哩上了解了一下四大名旦的唱腔和身法。

似乎清末到解放前,电影业,梨园行业,这两种娱乐演出项目的竞争还相比较均衡。

在我看来,戏曲时由日常生活中高度凝练的一套程式化的动作。我原先并不理解为什么在排练「稽古」的时候,不能使用视频设备和笔记去记录,而是用脑子一遍又一遍通过反复达到肌肉记忆和最精准的位置。

当我第二日再次抵达茶室的时候,有一瞬间我明白了一点点:那就是我认为它和日常完全的割裂开了,因为和日常生活的不同,是我对这样的传统「作法」(礼数)感到着迷。

但今天,当我开始认真了解京剧戏曲这一门艺术,我发现或许事实恰恰是相反的。这一套高度凝练的程式化的动作,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艺术化的提炼。我们凡事都讲求要按照章法,这个章法就是指的规则。现代社会需要大家去共同遵守规则,违反的人就是违反了集体意志就会被集体意志的权利具像化体现——各类国家机器代替我们去进行审判。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社会里,即使没有感觉,也都按照一套行为准则或者说是既定轨道在运转,那么舞台上将一些简单的动作的本质抽出来,再进行艺术化加工,有的是夸张,有的是利用神态,有的是简化成一个必要动作,目的都是为了能唤起你对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忆。那么无论是哪个演员都按照一个规则去出演这个动作,自然不存在理解上的问题,而且因为还是一种表演,这种呈现势必是突出夸张的,虽然现实中有,但又要有它「非现实性」的意义,否则没有理由花钱坐在台上看台上的人重复一些我们日常就能做到的事情。

借由此,除了表演的剧目的情节以外,还有他们的服饰,和他们的唱腔,以及必须要跟上的文武场的乐队。细琢磨觉得挺有意思的,竟然对京剧产生了一丝好奇,而这种好奇又要得益于日本,虽然茶的起源是中国,但是所谓的茶道却起源于日本,即使在在宋代中国已经有了一套完备的品茗的流程,但仍然没有像在日本一样,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在上流社会形成一股风潮和流派。

说白了中国人是有钱讲究没钱将就,但是在日本估计都没有将就这个选项。怀石料理的初衷,是因为没有东西吃,抱着石头聊以自慰,喝茶也是没有太多物质上的东西,只能由有的东西发展出一套生存理念和思想体系。日本啥啥都没有,不环保,不节能,不干坐着空想,发呆,不在那一眼眼还不如厕所大的地方用自己的脑洞想象出一个大宇宙,恐怕就只剩下无聊致死了。

那些大名也是脑袋空空,被和尚的有点文化吸引了,日本最高级的建盏,在中国也只不过是福建耀州窑那边的一种窑变罢了。我并不是对日本文化有轻视,我始终认为他们和中国在中世和近世各有它至关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就物产丰饶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的地大物博的性质。比起那些奇形怪状,和敬清寂的茶碗、四个人一人一口的浓茶,还有甜的齁人的三温糖干果子,煮水用的铁锅,在地上面挖下去的地炉……在中国总有更优质的选择。日本人是因地制宜,选择这个道路而已。

至于我们,唐宋风土带给我们的是兼收并蓄的社会环境和民生经济,当然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中国人对与日常生活的态度。有精致的宋代名窑名器,官绅阶级按照自己的等级流转着生老病死;而穷苦的普通百姓,我想耀州窑的建盏起初也并不是专门为日本人而烧制的吧?中国辽阔的疆域,势必会造成每个区域都有类似日本和中国这样的地域性的风俗差异,那么制作的材质,气候,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风,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这小小的茶具茶室之中。

换而言之,还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并非「非日常」。中国人还是对皇家和统治阶级有着无法摆脱的迷思。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非日常」吧。

就好像,日本人可能觉得我们并不认识很多蔬菜,因为它们根本都不关心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也和他们一样,以为那一方狭长的孤岛之上,能够存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所孕育出的全部大自然的奇迹。

程式化令人着迷是因为它唤起你的「日常性」使你感到亲切愿意亲近,但除此之外其他因素的「非日常性」又能满足你对枯燥单调的日常生活的幻想,满足了你的好奇。但其实台上台下,国境内外,我们还是永远也跳脱不出我们自己画的圈。

这是个哲学命题吗?我甚至觉得它说不定只是一个诡辩。

====分割线是我====

同事renhao家的英短银渐层“影子”和三国杀梦中的我

或许只剩下1个月生命的米德华和濒临崩溃的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