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

我想如果我也能够为其他人打开别样世界的门就好了。

许久未经历的心悸突然来临,我只有屁滚尿流的迎接它…这种时候,玩游戏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

心病总要心药医,但是通常心病都是慢性病,或者是疑难杂症,不是服用一剂猛药就能药到病除的。所以为了能让自己迅速脱离令人不适的境地,我们发明了好多方法,比如臭名昭著的酗酒,嗑药,好一点有的参禅,冥想…科学一点的是运动(其实就是耗尽精力)和服用镇静剂等等…貌似本质上就两种方式,不是让你的肉体和精神累到无法运转(使神经兴奋也是一样的),要么就是麻痹神经告诉它你已经躺平了挣扎无用。

这些方法我都不喜欢。麻痹神经是直接损害,折腾神经是慢性损耗,总有某个点位突然坏掉断掉可能对于人来说就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打击了,对于个体以及个体以外的周遭可能是毁灭性的后果。

我在保持及使自己平静的路上摸索了很长时间。那些不好的方式,可以说几乎都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有些问题可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就是生为人的困境。如果摆脱了,或许就从尘世间消失了,那我也就不用在这里摆烂乱哈拉了。这种极端有效的方法放到一边,我想生而为人还是有我们独特的生存之道的。

神有神之道,我不思考是因为我相信那些超越我认知的存在,如果能去言状岂不是还是“地球在我心中转动吗”(笑)

虔诚有很多形式,像天路一般五体投地的信众那样,将生命全部的重量都交与那些存在,是需要勇气的。有段时间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因为你把所有的因果都系在一个虚无的偶像身上,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动,是很愚蠢且无用的。然而现在我慢慢改变了这种看法。他们的行为被大众认知为“奉献”、“献身”,时光流转,时代更迭,不同的地方,却总有相同的一群人在做着同样的事。我不相信他们是时空的牵引,更不相信他们是冥冥之中南北黑白会有注定。(注意不是不相信注定和时空牵引)

这样的人生活的是另一种我不曾设想的纯粹。他们交付的不是锅和生活的负担,是生命的全部。这是另一种的投入和无畏。绝对相信是很难做到的,是另一个体系,就好像我到西藏的寺院,梵蒂冈的圣天使堡,日本的高野山,虽然客观上会分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但不能否认无论是环境还是人,都让你感到了无形的力量在身边流动。那种情绪,不使人畏惧,神经不是兴奋和被扼杀,是好像自己在寻找最舒适的位置努力伸展的感觉。是严肃的愉悦和满足。

说的特别虚幻和形而上,提到上面的事也纯粹只是想引出,音乐对于我而言是怎样的存在的话题。不过并不是在阐释废话,有人把音乐当作宗教或者宗教重要的部分,就是因为音乐能够对人的神经产生各种奇妙的作用。宽泛一点,声音能使你焦躁愉悦,不喜欢的人的声音使你有不愉快经历的联想,年少时候的歌曲让你回忆青涩的自己,雨点和海浪重复的声音有时莫名使人平静,还有工地的高分贝作业声音能使人产生杀人的冲动….

音乐就是这么神奇的存在。对于我来说音乐是促进我集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使我平静的工具。

最巧妙的地方在于,旋律可以使你毫无经验的进入到一种情绪中,可能会唤起具体的记忆,但更多的时候是无实体想象,就好像是像云像雾像风,五彩斑斓的,难以言状。

我没有特别讨厌的音乐,即使是不太感冒的重金属死亡摇滚还有说唱,也会在某个时刻想要听到。我从来就不是天赋异禀,不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记得从小到大音乐课上老师教授的一切。比起那些令朋友们发指的初高中边角料知识的记忆,我估计如果把这个事实说出来,大概可能是和我划清界限的状态吧。

我记忆力不好不坏,也不是只记得好的不记得坏的,反之亦然。然而我能够辨析出相当多音乐课的细节,仔细回想的话,还有那种无法掌握担心被提问的恐惧和紧张感,音乐教室和音乐老师的面容都模糊树立在我的每一个记忆点位上。我没有认真复习过音乐课,没做过作业,只记得反复吹奏老师教的曲子(大概几遍而已),和大部分的课程一样直到最后,我依旧感受到的是自己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

话说回来,谁会复习音乐课呢?复习谁可以给我解答呢?音乐老师从来都是对着一架钢琴,给一个基准音la,然后让我们辨认和弦。或者带着录音机在教室里放着赏析音乐。(那个时候还达不到一个班一个录音机)有时他们又是合唱节的指挥,一直不断带我们唱音阶。多数时间,我觉得他们在自说自话,按流程照章办事。拜托,一周一次四十分钟,零基础的我通常只能在队伍中滥竽充数。能唱不能辨音(很久的以后我知道了这叫做视唱练耳,也知道了这是需要专门学习的一门课程)偏偏班上总有一半的人是钢琴学习者,老师总会表扬他们。那些16分音符,一小节几拍,当最后老师让我们试着自己谱曲子,把正确的音符填入五线谱的时候,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其他音乐训练的我而言,还是各种维度的打击。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连门都找不到。

于是从c大调学到g大调再到d大调f小调,升调井号降调b号,重复记号,渐强f减弱,休止符,高音低音谱号…一分钟有16拍,还有奏鸣曲回旋曲交响乐的构成…这些概念散乱在我的记忆中,包括那个节奏感奇差,有符点一定会停在错误地方的自己。

到底是黑色还是白色,有没有小尾巴,下加一线是do,连上吗?伴随着一段一段和概念一样散乱的音乐片段也被刻在了记忆上。

最令我费解抵达高峰的是从小学开始的音乐老师在分段赏析古典乐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任何的想象能力,老师说这结尾段落又重复了和开头一样的调式,我总是满心的黑人问号,一样吗?之前是什么来着?

可是我喜欢音乐,欣赏音乐这条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亮丽的风景,可是我始终得到的是一种情绪。我被音乐学习者和老师都“嘲笑”过——很多时候他们觉得没有为什么的事情,我却能问出来。又或者是大部分人能掌握的,我不行。虽然对于生活没有障碍,但是就像物理化学一样,我也想和音乐这个领域里遨游。

我羡慕唱歌好的人,羡慕从小学习乐器的人,容易被演奏乐器的人吸引,看着他们陶醉的样子,我也想和他们一样投入和陶醉。

我知道很多事的确无法教授,不怪老师和同学。艺术本就是情绪表达,虽然表象可以被分析,也可以有巧舌如簧的评论者将他们塑造成各种与众不同的东西,但是说到底它是一种表达。情绪的表达,情绪连接着神经,再用语言表达感受,就好像是传话游戏一样,不走样才怪。如果只有一种语言可以表达一个确实的音乐,那这不是艺术,至少不是我认知的艺术。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接受者,都被赋予同等的权利去感受他们传达/接收艺术带给彼此灵魂的波动。

直到如今,我认识到我和非音乐专业和幼年学习者相比,我掌握很多乐理知识,我拥有了很多钥匙,去打开那些我好奇的门。我喜欢上古典乐(对于它我更多的理解是一种理性克制的和谐艺术创作)或者是一种必然。

另一个方面,人生的大多数时光更多人了解的我是一个流行音乐的爱好者。我的中学时代一股脑的就是日本流行音乐,我的ipod里有8000首日文歌大概能证明一些什么吧。我熟悉那个时代以及前后的几乎所有热门歌曲和歌手,就是喜欢啊。不是因为喜欢日本,是因为日本音乐所以喜欢。(或许我生来就是城市人喜欢citypop就是这个局限的格橘)

也有人把我当作anisong的宅人。也没有什么问题,我疯狂的追动漫,收集各种动画相关的歌曲。继而日本乐坛风起云涌,曾有段时间可怕的现实是只有宅歌,什么都要和动漫沾边,不然不火,令人绝望。知乎上有个问题是日本音乐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虽然这个问题真的是个自我意识过剩令人不知如何吐槽的提问,但我当真看了几个认真的回应。我小小琢磨了一下,从20世纪70-90年代的歌谣曲,到电子曲风citypop和R&B黑人风还有小野丽莎这种香颂风,真是百花齐放啊。只可惜慢慢衰落21世纪10年代大概只有流行乐队大行其道和各种扶不起来的歌鸡…我离开日本前,感觉日本流行乐坛似乎只有anisong了。想到支撑我几乎所有学生时代的日本流行乐坛仅剩一个亚文化音乐类型,那时候真心觉得遗憾。我喜欢anisong,可是看着所有榜单都是声优的角色歌所占据,真真有一种数码入侵现实的假想忧愁感。

不过在这之后,突然井喷式涌现了很多新“音乐人”,他们很多是幕后多年的跨界,还有从youtube这种自媒体一跃而起的草根阶级,v家带动了草根音乐人和制作人的兴起,素人开始寻找更多的被发现的路。油管也推动了对于国际化的理解,虽然我不明白blackpink和防弹少年团为什么在欧美那么流行,但我知道全世界的青少年真的开始残念的融合趋同。与此同时,有那么一小撮人,从小接触各式的音乐,最终pick了自己的喜欢,用那么一丢丢的gift,create了服用舒适的音乐。

胡子男乐队的藤原聪老师,还有爵士钢琴pop藤井风,还有vaundy和gnu,(米津玄师对于我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个炸裂的存在—因为他还是我熟悉的jpop形态),还有yama和yoasobi,就像知乎的回答人说的那样,可能他们不是那么的优秀突出,但也足够有了自己的特色。

无论是欢快的还是充满节奏的又或者是抒情的,我都在这些时刻忘记了我在烦恼什么,有时我想微笑,有时我想放声哭泣。无论是怎样的音乐都是内心的一种表达,或许这种直率的情绪表达直抵人心,使我放松,才让我愿意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

感谢带我看风景的每一个人,感谢每一个向我叙说故事的人,当然最感谢的是带我打开每一扇门的人,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他人,是一种无私伟大的行为。毫不夸张的说,我的灵魂有了崭新的栖身之所,好像很多东西拼凑在一起,带我去了未知的境界。如果我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就是无限致臻至美。

音乐是不会说谎,至于做音乐的人是不是说谎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对吗。

废话的最后,希望这个世界能被和谐的旋律联系在一起,变得宁静。如果不能也没关系,有音乐在世界上就足够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