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my name

invitation

现在的喜帖都不是红色的了(抠鼻)

      今天下课的时候听到同学喊我的名字,是我的全名不是maruko不是丸子也不是maru更不是马路口和马路,而且是用中文不是韩文不是日文不是英文,下意识地回答了嗨一。竟然发现没有那么刺耳和陌生了。

       是什么时候可以坦然地告诉别人自己叫什么名字了呢?可以一点也不扭捏,一点也不结巴地说出自己的名字了呢?虽然可能对于各位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但对于一个一直很讨厌自己名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飞跃啊!我不讨厌自己名字的书写,只是很讨厌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并不是处于保护自己的隐私,而是单纯地觉得名字不好念,而且不好意思。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所以除了父母给予你的首个代号(其实刚出生的时候一直都是以母亲的名字来代替自己的名字的),还有很多种称谓(详见第一行)。我有很多外号,而且我完全不反感别人给我起任何外号,其实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记住你,和他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不是么?当然,有时候一定必然会有恶意的外号出现。要有勇气和心理准备接受它。

       不过外号也不一定在你想要的时候出现……fu桑和mongsang西这两个代号估计会一直留在这两个语言班里吧……虽然我很想让他们叫我maruko,不过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

       说白了还是不喜欢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烟)

=============================================

       韩语学习真是不亦乐乎,可以认真地背单词,但是掌握的不出10个。被儿科老中医号脉,老中医说我太劳累,还特地嘱咐我,学习要讲方法,瞬时间让我有种时空倒流回高中的错觉……

      说白了只不过是不想面对那个在未来两年内一直需要成为吃饭饭碗的东西而已……

微正能量

韩语课已经进行了1周时间了,我对于那些方块圆圈还有横竖笔画依旧没有产生一种共生共存的感觉。读的时候不认识它,说的时候想不起发音,写的时候还要不停地在脑中筛选到底是哪个,然后最后还是会看黑板,看教材,像临摹一副画像那样,把横横竖竖圈圈点点地抄好。

新东方不是第一次上,但是和之前6小时40天的日语课相比,这个课只会想让我不停地望向墙上的挂钟。衣兜是个勇士,一边学我越发觉得这个陈述句的不置可否的正确性。

我还有英语考试需要准备,但是却不想把它作为从战场逃开的理由(我姑且把韩语课称之为一场战争)。死磕的心情也没有,但是也不希望就这么不了了之。比起和韩语班的人,与身边的人打交道,这些圈圈点点显得亲切了好多,也有了温度。

拜韩语班所赐,我发现自己也是一个能感受到孤独和寂寞的人。身边的好朋友一个个的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逢,看着圈圈们的时候就会疯狂地想到她们身上的温暖。熟悉的东西会让人安心。

主流飞~

蹉跎岁月啊。当年被当做社会里最不靠谱的一群人的80后们已经逐渐变成了社会里面的中坚力量,三分之一有余的各位说不定正靠谱地学习着18大精神,也有像我这样的,抽风似的关心18大各位领导的发言,新闻的报道,没事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念叨念叨……其实我主要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大家都开始真正生活了。

90后们风风火火地接下了不靠谱的这面大旗,为不靠谱注入新的定义和生机。最后一批能折腾的80后们从最能折腾出成果的大学里面毕业了(没听说过硕士和博士里面为了论文学会职称评比以外挣吧的案例,姑且算是小概率事件),于是新一批的90后真真地篡位夺权了。

作为80后后后的俺来说,虽然从头到尾没怎么轰轰烈烈策马奔腾地折腾过,的确还是有点失落。木头说已经不在乎被叫做阿姨,本人却会扬起眼纹狠狠地说不叫姐姐不给糖吃。非周末走进商场,看到X大附的同学们穿着校服大摇大摆,各种餐厅里面都可以见到红白相间的整齐划一的服装在眼前晃动的时候,还是会默默地在心里念叨一句,现在的高中生啊……

这是赤裸裸的嫉妒,对于年轻的生命们的嫉妒,对于青年们的炽热灵魂的嫉妒。

由于像俺这种大龄待业未婚的女硕士(未毕业)来说,对于任何一团火热的生命和灵活,都有着暗黑的执念的……

收起邪气,今天的主题是非主流的问题,开篇感觉像是又扯远了后来考虑一下又似乎没扯太远。以前的80后们不就是非主流么,现在的90后们是非主流(00后先待机吧)。TB一下,手贱就点到星店,我就喜欢看八卦,我就喜欢看明星们开店怎么宣传……

原来这个年代是,是个人就可以做明星的耶……抽打。琦琦mm直接可以变成名人了吼~

嗯…明星开店还不如专业卖家呢。模特们转行当老板的星店还比较tb风,即使如此,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久了大家看同一个人秀商品没有倦怠感…而且,他、她的美是人尽皆知,但是穿在买家身上如何想象也是无能的啊……算了,我还是多看看好了……我再仔细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有没有商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作者保留修改文章的权利,人森攻击的退散!

ps突然发现发牢骚的时间明显多了……

 

 

 

告白

昨天非常想在手越先生生日的最后一刻写点什么来纪念,结果不巧的是亲娘拿着小本不停滴敲来敲去……于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过渡到12日而无能为力。电脑或许回到日本才能修好,像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不过好在一直标榜没有电脑也能顽强地活下去的作者近日也验证这点确实是所言不虚。只是的确缺少了一个信息来源,很多东西想查,想听,想看,想写,实现起来还是很困难的。但是,没有就没有吧。

回到正题,tegoshi君已经25岁了,想到他还是17岁的时候,17岁的blues啥的,疾走啥的,似乎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过去的事了。蒙特利尔拍的那组照片,只能留给过去的人来凭吊了。时时,我还是会想象tegoshi,还是那个是包子脸,五分钱手势,笑起来眼睛会看不到的那个没心肝的少年。

但是回到现实,大家都长大了,连号称是最小的少年也变成了不能再质疑年龄的青年,进入了一个华丽丽地可以宣称奔3的年龄。倏地觉得自己真的变老了。
再端详那张脸,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自己记忆里的那位少年联想到一起,这时才发现只有自己始终停留在原地,不愿意前进。明明,他是那么想变得更成熟,更强大,明明自己从一开始就是明白的。

虽然一个吊儿郎当的富二代,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勤奋上进的青年楷模。

虽然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疯狂补着少俱和裸少的女孩,并且有的时候也会深深地质疑自己到底还是不是称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饭,可是旋律响起的时候,我还是会哼出来,令自己吃惊。

虽然一切都变了,但是会不会也有不变的东西留在内心深处的某处呢?

于是昨天在庆生的时候,我还是默默地想着,我是喜欢tego的,喜欢news的。

补上一句,手越先生,生日快乐,未来是什么样的,陪你一起看。

20121112-112248.jpg

关于减肥的那些事

说不定,这就是我以后出书的书名。腰封的地方写上:你们减的不是肥。。。。

虽然我是一个有实绩的减肥者,但是离所谓的标准体重大概还有个10kg的差距。我曾经对自己说过,不减到自己满意,不会轻易开口谈减肥。

时至今日,我并不是对自己的减肥事业满意,而是有些超越减肥以外的话题想要和大家分享(估计为了以后的销量这部分应该放到结束语)

因为长期的精神亚健康状态,所以对压力极为敏感。当我此次又进入一个减肥周期的时候,我发现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年今日是我最瘦的时候,但也是我身体最差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又开始用吃来发泄,偷偷一边吃一边哭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生活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大家面前,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大家在,反而会让我安心,因为大家会看着我。如此说来,如福珂所说的规律型社会根本没有让规律内化到我心中,结果就是没有监督,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不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在用何种方法减肥,千万不要陷入这种状态。苦行僧生活如果不能伴随你终老,那我劝你还是做及时行乐的人好。

我放弃了之前的想法,但不等于不在乎。试衣服的时候总会想买小一号的是我的习惯。总想着,瘦下来就好看了,但是这瘦下来总是那么遥遥无期。

抗日是持久战,减肥也是,准确来说,让自己身心健康才是。比起减肥,我更希望自己快乐,不皱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