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冈市内
[摘]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力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西方爱情是强烈开放的花朵,东方爱情是两朵花之间微妙的芳香。
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是你干什么都可以不坐牢;自由是你清楚无疑你要干什么,不装蒜,不矫揉造作,无论什么功利结果,会不会坐牢或者送死,都不在话下了。对于惶惑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及的。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贾宝玉是真性情,鲁智深也是真性情;鲁智深一句唱词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贾宝玉眼泪就下来了,顿时就有了感觉。可是你让贾宝玉抡个棍子去打,那无疑是找死。他们爱好不同,性情很不一样,但是呢,都是真性情,它就通了。
从叶到花,或从花到叶,于科研是一个过程,而于生命自身则永远只在此刻。花和叶都是一种记忆方式。果子同时也是叶子。生命是闪耀的此刻,不是过程,就像芳香不需要道路一样。
中国人只创造了两个理想,一个是山中的桃花源,一个是墙里的大观园。我的笑话不过是把大观园搬到了山里,忘了林黛玉的药锄是葬花用的。
我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把身体交给了劳动。四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看见黑色的鸟停在月亮里,树上的花早就开了,红花已经落了满地。这时候我才感到我从文化中间、文字中间走了出来。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你的心里,一阵风吹过,鸟就开始叫了,树就开始响了。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人活得太干净最后结果都不太好。几个月前我总是和类似的作品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情绪,现在我也喜欢它们,不过是用来充实自己的理想,用它们来对抗即将面临的现实。
顾城如果真的如所他想,他就应该爱他的孩子。
他没活明白,啧啧。
明治天皇是个人,神宫是个大花园。
2016/12/11
明治神宫的某次参拜
和游客一起从表参道涌入神宫内苑。
还是在想,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供奉和祭拜是个活人而不是某个神仙。中国人喜欢参观宫殿,成群结队的去陵墓观览,也喜欢去庙宇宗族祠堂,但是鲜有把皇帝作为祖先或者神明来供奉的例子。而明治神宫,这个官方神社,供奉祭祀的是“天皇”,天上神明附体或者说抽个签就是他了,继承上天神秘力量的,一个凡人。
大正9年,距离明治天皇去世之后约8年,公元1920年明治神宫竣工。每年的11月3日明治天皇的诞辰都是公祭日。
神宫的参道总是沙土路,通过神宫桥,穿过大鸟居,感觉就好像进入了个异次元。这篇大树林,在google map上都是绿色的。好大一片。神宫占地面积22万坪,江户时期是肥厚藩熊本大熊那块的加藤大名的别庄,后来加藤被赶走了就成了彦根藩佐贺那块的大名井伊氏所有。神宫建成是因为东京人民自动请愿希望能在首都祭拜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天皇大叔(这个脑洞感觉可以在后面仔细在说说),于是日本政府就下令把这块开发成祭拜明治天皇和皇后的御用之地。我说的异次元,是因为里面是朝鲜半岛和台湾供奉的各种树木。除了参道的沙质道路,道路两旁高耸的,葱郁的树木花草,会让我忘记了我是在一个大都市里,一个水泥森林的世界里的住民。有一瞬间我以为我进入了大森林,即使它只是一片人工树林,但对于城市出生长大的孩子来说,也是野趣,也是心情的跃动。紧接着,世界变得安静一些,人和大鸟居大叔比起来,好小好小。然后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眷恋东京,眷恋日本。因为这里不仅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更能让我在最快的速度找到一片能够安静下来的绿色,自然的影子。然后抱着刚从商店里买回来的花花草草,觉得简直就是幸福的起飞。在这里,突然和喧嚣隔绝了。
想到这些,其实眼泪就留下来了。我喜欢自然,但我不能割舍城市的生活。我能吗?即使我能,但也不是我的最佳选择。因为我在日本,也可以找到对于古代中国的崇拜和向往,我想要抓住的,是以前是曾经的感觉。不是可以用笔铭记下的感受和体验。但是5年过去,对日本的文化,社会,历史不断深入地了解,也经常会抛出另一个问题,我想要知道的中国,我到底知道多少。我对那片土地,我又有多少了解。
来到日本5年间,我抛弃了天朝唯我独尊的思想,接受了日本的独特的风土,开始学会真正欣赏作为节点链接欧亚的东洋文化,然而最后我还是回到原点。亚洲是一个整体,想要了解日本,不了解中国,韩国,都是闭门造车,也是死结。所以,回去是个正确的选择,只有真正熟悉了我的文化,我才能进一步地增强我的感受性。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妈妈。一只集中国传统文化正反两面的高智商高情商的究极土鳖。我想打电话问问看,能不能从电话那头感受到我此刻置身于绿色静谧中的遐想和激动。能不能拨个号码,她就能站在我面前,微笑着摸着我的头,然后点点头。
也许她会告诉我,中国也有自然美,也有故事。故宫高大威严的城墙,不断不断加筑的内城墙,外城墙,中国人总是不断地想要圈住什么。当我站在御花园的时候,北海的时候,我觉得它们的美,更靠近人工的美,它们是美的,美的有章法。一种真正的严肃的有规矩的美,完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就算是那些弯曲诡异的松柏和以奇形怪状著称的太湖石,但他们依旧是有度的。比较起来铺在地面上的雨花石都是有形状的御花园,这里更接近原始的自然,是我心底最向往的,而明治神宫的御苑,也是日本人所独有的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最佳体现。在我莫名其妙的巡过伊势神宫,出云大社之后,这次的明治神宫之旅,令我折服,不得不承认,我从未在中国体验过如此的环境,感受过这样为了还原原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努力。
中国人喜欢从自然中选择中符合自己审美的东西,玉白菜,红烧肉,是自然屈服于人,人选择的自然,人改造了自然。而日本人喜欢使自己更加贴进自然,崇尚自然本真的状态。茶道中的“诧寂”,出云伊势神宫大社,包括宫崎骏的电影,现在的无印良品“性冷淡风“都是证明。所以內苑里树林光影交错,但还是没有天才中国人的智慧般按照秩序分类栽培摆放,呈现出一种乱序慵懒的审美态度,无添加,无加工,就是最美,是人依附于自然,与自然共存,人类崇拜自然。我崇敬,敬畏自然,故而依恋此地。
可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是深沉的复杂精巧的脑洞。也就是所谓的中华文明,人类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人文的积淀又是难以让我割舍城市人这个身份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现在应该是要努力学习中国脑洞的时候了。去拜拜的时候告诉明治天皇我要好好努力保佑我,于是我抽签天皇和皇后陛下就给我了一条明示,孔夫子的经典名句——慎独。
哈哈哈,等我研究好论语再好好解读。
别拦着我,我要回母星
面对植物,食物,动物,自然的心情,简直就是无法形容的蓝天白云小燕飞,干什么都不吃亏(打油诗1号)
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告诉全世界我喜欢它们!
好了,我要回到我的母星去了,有没有事都不用联络我了。
下一次估计脱胎换骨,不是变花花草草,要不然就是猪羊猫狗,也可能是》》》》》》》空气
一大兜需要的论语小感言估计明天就可以连载了。希望不要扯出太多逻辑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