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

第一次阅读于2016年11月

一天时间断断续续看完加缪的局外人。
我不是一个文学青年,我喜欢随着亚马逊的推荐买书,编辑的话可以决定我是否把它放进自己的购物筐;我也会偶尔问问喜爱文学或者有见解的朋友,所以推荐几本书,看看;也会因为定期买的杂志而跑到书店里浏览一些书籍,因为他们的外表而冲动地把他们占为己有。

在我的理智不断成长下,我依旧会因为一个题目就决定是否进入这个世界。加缪的这本局外人就是如此。这让我惊觉,大学二年级在西单图书大厦与弗洛姆和阿兰蒂伯顿的相遇(只不过我有翻看的权利那时)时的感觉似曾相识。

故事枯燥乏味简单,无聊的人参加了母亲的葬礼,在没有体味悲痛前,经历了一系列无关紧要的事,直到他为了自保下意识打死了一个人。

故事的第二部紧接上文,“我”记录监狱里的生活仿佛流水账一般,情人朋友律师检察官的交替出现,审判直到死刑决定,拒绝神父指导和上诉,等待迎接行刑的一系列活动,“我”在叙述自己的行动的时候,仿佛不掺杂一丝感情。

这样的作品,如此打动人心。1939年即将迎来27岁生日的加缪,能够把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看法,以一种似写实又非现实非科幻的故事展现出来。我与故事的主人公感受到了共鸣,虽然我是一名女性,但我完全融入了角色,却也并不会去想下一步的故事会是怎样,仿佛“我”的思考就是我的。而故事的结尾,那个看似宁静的黎明,我也同时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光明的存在。看似是讽刺的结局,一个疯子在平静而充实的等待着死刑,期待着更多人能过关注自己而使自己变成一个“普通人”。然而到底是谁疯了呢,“我”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我”而已。

父亲去世后,我记得我的小伙伴对我说过类似的话,他是你的父亲,你为何一点也不悲伤。我依然开心的笑,犹如平时一样去上学,在之后的10年中,我接受的就仿佛主人公在守灵之夜和送葬之时接受到的话语和关注是一样的。在这之后的10年中,我因为自己没有悲伤的感觉而感到耻辱和格格不入,心理的苦痛折磨我直到父亲离开的第18个年头。

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我”不是一个人。也许在病榻前的我,在追悼会上的我,甚至之后的我,只是缺乏一个契机,一个大众公然指责我的契机而已。 如果我把母亲丢弃,自暴自弃,又或者不抚养母亲,不孝顺祖父母,那么“我”就变成了真的我。

当然,“我”是个普通人。但我依旧拒绝别人来评判我的生活。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我的母亲,爱我的家庭。又何必为他人解释。我从这个痛苦中走出,并不意味着我释然,不承担责任或不再有烦恼。人生总是这样继续的,“我”身边的局外人,不可避免的操纵我的生活。这个时候最好的手段,就是自己也跳脱出来。安心的接受一切,和加缪一样,在平静中迎来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并无新事的充满苦痛的新生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