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能量

韩语课已经进行了1周时间了,我对于那些方块圆圈还有横竖笔画依旧没有产生一种共生共存的感觉。读的时候不认识它,说的时候想不起发音,写的时候还要不停地在脑中筛选到底是哪个,然后最后还是会看黑板,看教材,像临摹一副画像那样,把横横竖竖圈圈点点地抄好。

新东方不是第一次上,但是和之前6小时40天的日语课相比,这个课只会想让我不停地望向墙上的挂钟。衣兜是个勇士,一边学我越发觉得这个陈述句的不置可否的正确性。

我还有英语考试需要准备,但是却不想把它作为从战场逃开的理由(我姑且把韩语课称之为一场战争)。死磕的心情也没有,但是也不希望就这么不了了之。比起和韩语班的人,与身边的人打交道,这些圈圈点点显得亲切了好多,也有了温度。

拜韩语班所赐,我发现自己也是一个能感受到孤独和寂寞的人。身边的好朋友一个个的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逢,看着圈圈们的时候就会疯狂地想到她们身上的温暖。熟悉的东西会让人安心。

主流飞~

蹉跎岁月啊。当年被当做社会里最不靠谱的一群人的80后们已经逐渐变成了社会里面的中坚力量,三分之一有余的各位说不定正靠谱地学习着18大精神,也有像我这样的,抽风似的关心18大各位领导的发言,新闻的报道,没事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念叨念叨……其实我主要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大家都开始真正生活了。

90后们风风火火地接下了不靠谱的这面大旗,为不靠谱注入新的定义和生机。最后一批能折腾的80后们从最能折腾出成果的大学里面毕业了(没听说过硕士和博士里面为了论文学会职称评比以外挣吧的案例,姑且算是小概率事件),于是新一批的90后真真地篡位夺权了。

作为80后后后的俺来说,虽然从头到尾没怎么轰轰烈烈策马奔腾地折腾过,的确还是有点失落。木头说已经不在乎被叫做阿姨,本人却会扬起眼纹狠狠地说不叫姐姐不给糖吃。非周末走进商场,看到X大附的同学们穿着校服大摇大摆,各种餐厅里面都可以见到红白相间的整齐划一的服装在眼前晃动的时候,还是会默默地在心里念叨一句,现在的高中生啊……

这是赤裸裸的嫉妒,对于年轻的生命们的嫉妒,对于青年们的炽热灵魂的嫉妒。

由于像俺这种大龄待业未婚的女硕士(未毕业)来说,对于任何一团火热的生命和灵活,都有着暗黑的执念的……

收起邪气,今天的主题是非主流的问题,开篇感觉像是又扯远了后来考虑一下又似乎没扯太远。以前的80后们不就是非主流么,现在的90后们是非主流(00后先待机吧)。TB一下,手贱就点到星店,我就喜欢看八卦,我就喜欢看明星们开店怎么宣传……

原来这个年代是,是个人就可以做明星的耶……抽打。琦琦mm直接可以变成名人了吼~

嗯…明星开店还不如专业卖家呢。模特们转行当老板的星店还比较tb风,即使如此,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久了大家看同一个人秀商品没有倦怠感…而且,他、她的美是人尽皆知,但是穿在买家身上如何想象也是无能的啊……算了,我还是多看看好了……我再仔细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有没有商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作者保留修改文章的权利,人森攻击的退散!

ps突然发现发牢骚的时间明显多了……

 

 

 

关于减肥的那些事

说不定,这就是我以后出书的书名。腰封的地方写上:你们减的不是肥。。。。

虽然我是一个有实绩的减肥者,但是离所谓的标准体重大概还有个10kg的差距。我曾经对自己说过,不减到自己满意,不会轻易开口谈减肥。

时至今日,我并不是对自己的减肥事业满意,而是有些超越减肥以外的话题想要和大家分享(估计为了以后的销量这部分应该放到结束语)

因为长期的精神亚健康状态,所以对压力极为敏感。当我此次又进入一个减肥周期的时候,我发现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年今日是我最瘦的时候,但也是我身体最差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又开始用吃来发泄,偷偷一边吃一边哭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生活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大家面前,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大家在,反而会让我安心,因为大家会看着我。如此说来,如福珂所说的规律型社会根本没有让规律内化到我心中,结果就是没有监督,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不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在用何种方法减肥,千万不要陷入这种状态。苦行僧生活如果不能伴随你终老,那我劝你还是做及时行乐的人好。

我放弃了之前的想法,但不等于不在乎。试衣服的时候总会想买小一号的是我的习惯。总想着,瘦下来就好看了,但是这瘦下来总是那么遥遥无期。

抗日是持久战,减肥也是,准确来说,让自己身心健康才是。比起减肥,我更希望自己快乐,不皱巴巴的。

逼良为娼

2012年9月15日至22日,我和伊藤先生完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中国旅行的剧目。惊心动魄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的,最近因为一片岛屿,两个国家闹得还挺僵。如果说是政府间行为也就算了,现在已经上升到全民政治的水平了。你是反日还是反日还是反日?答案不言自明啊。

其实那个岛屿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多少影响?比起中国人来说,日本人拿自己的血汗钱买那个岛才是最应该喊冤的吧。不过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我们,当国家的主权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义不容辞地去充当人肉长城挡枪子儿。也许我说的有点夸张,可是西安车主都昏迷了,多少中国人民的实际利益受到侵害,应该比媒体报道的要严重的多吧。于是生命和金钱比来,看起来还是中国人受的影响大。

所谓的民主教育,是人民说啥国家吆喝啥,而不是国家说啥人民吆喝啥。我真心佩服中国政府,转移国内视线的功夫的确一流啊。但是天朝屁民们一旦被忽悠起来,就不好压制下去。到了十八大的时候,趁着这个热乎劲,说不定又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大革命也说不定呢。警惕啊警惕!

前几日娘亲被要求一定要开个微博账户,被我嗤之以鼻。明白了微博,就不会把它当作偷情的联络工具,就不会在事故现场微笑了。但是深层内部的问题,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东西,永远也浮不出水面不是么。官员被愚蠢的政府愚弄,然后政府再和肮脏的媒体勾结,顺利接轨啊。一丘之貉,沆瀣一气。

我的言辞是激烈了点,不过最近这态势大有逼良为娼的赶脚啊。不过我真心希望我的身份永远都不是那个争做马前卒的愤怒青年,也不是那个就要和主流声音对着干的知识青年。我只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五星级推荐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太精彩了。

教给你理想的究竟是谁

最近在追的一部剧,荣仓奈奈演的。

虽然槽点很多,不过还是挺有现实意义的一部作品的。

现实的确不是理想的,但是如果老师不教给学生理想的话,那算什么老师。

学校的地位降低,学生的素质降低,其实和家庭,和社会有很大原因不是么。一味地怪罪哪一方都是愚蠢的行为。

至于理想,在我看来,人总要有理想,总要有个憧憬。活得太现实了,就太没劲了不是么。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在“云端跳舞”。可是总有一天,每个人都有面对现实的那一天。虽然说早些教给学生们何谓现实会让他们在今后的路上少一些挫折,但是如此同时也有很多梦想就这样无情被大人们的所谓的现实给活生生地消灭掉了。所以我崇拜那些百折不挠,对自己的理想,想要的东西有恒心去追求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理想。

其实能不能顺利过渡,能不能分清理想与现实,能不能承受住那一天的冲击,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从外界获得怎样的建议,其实也是造化的一部分。

人永远不能和天争,非常愚蠢的古代的朴素哲学,但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说起学校的教育问题,想到自己高中的时候,班主任给我的意见。真的很中肯很犀利,我很感谢她。但也是她,毁掉了我的憧憬和希望,以及我的信心。到大学为止,我对老师这个职业都是抱着无比崇敬的心态去看待的。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这个说法对我来说一点也不夸张。因此对我的杀伤度,也许比其他人更大一点吧。

好在身边有个受到毛主席人定胜天思想强烈影响的老妈在,起了个中和作用吧(抽)

虽然想想未来,还是会还害怕,不过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我了,想到这里还是有一丝丝慰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