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明天

天亮,又是一个明天。

好像飘里面最后的女主角是这么说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好像更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

我要把姥姥和顺子妈妈的回忆都一箱箱打包好,前一阵子皮克斯做了coco,告诉我们遗忘比死亡更可怕。我不想再担心忘记亲人容颜,那种恐惧是难以磨灭的,因此我选择把他们日常的,与我的一切回忆都分类整理,放在心里,然后每次想起来的时候,我希望自己都能记起他们的笑。

姥姥会坐在里屋的床上对着我笑,拿着数独的书笑,顺子妈妈会看到远处跑来的我笑,会看到说着傻傻的话的我笑,我都记住了。我一定不会忘记的,我要把一个个瞬间都放进相册,只有实物才能让我心安,其余的睹物思人,我尽量做到流着泪微笑。

我们只能为生者而活。还有需要看到我们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去守护的人在。一年以前我还希望时光静止,一年以后我知道时光一定不会为任何人静止。我们只能在缓缓的时间长河里游走下去、别无选择。只有前进,没有停留,更没有后退。我能感受到缓慢的时光带来的效应,一分一秒的让我们衰老,接近死亡,看着爱的人离开自己,与所爱的痛苦分离。即使我们悲伤,悲恸到心如死灰,但也只是现实逃避的一种方式,因为你和这条河,谁都没有丝毫停滞过。其实你我他都心知肚明,只是人类总想自欺欺人为自己赢得一个喘息。就好像鸟类面对强敌时候,会突然梳洗羽毛或啄打地面,因为它需要一个缓冲不要让自己在压力面前崩溃疯掉。人类又何尝不是呢,无论是沉沦在痛苦中不可自拔,还是每天以泪洗面,都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内心能够舒缓一些压力—毕竟谁都不想真的死掉。

也许我是真的想明白了,我并不知道我是不是想清楚了,但我知道我必须往前看。即使心如刀绞,想要蹲在地上抱着自己痛苦,我也要慢慢向前走。所以我没有太多的眼泪,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悲伤。我选择沉默,因为再多的解释也无济于事。我知道我的语气并不欢快,也知道比以前更难以挤出笑容。但我还是麻木的与人交往,试着露出微笑。或许感受到的人不多,但我也不会放弃努力。

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move on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在继续移动,移动到人生的下一个节点,也许是开心,也许是更痛苦,但过时不候,过站不停,这辆悲怆的人生列车,你只有接受,它可以绕路,但它用不停歇。你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但是当你清醒,你已经来到了新的境地,新的征途。时过境迁,岁月蹉跎,年华易逝,但请不要假装原地打转,拍醒自己,认识自己,感受命运的手推你前进。只有感受痛苦,才是感受生命的悸动。

我爱你们,我离你们只有越来越近,不会渐行渐远,我们永远不分离。

我想起高中背过的诗、很不幸我当时没有体会一部分优美,更没体会深刻的内涵,但是我长大了,我终于后之后悟了。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追悼】我的姥姥

姥姥刚刚住院的时候还比较有精神


我的姥姥就这样离开我了。

妈妈对我说,我没有妈妈了。我看到伤心欲绝的妈妈,找不到任何能够安慰她的句子。我只能抱住她,摸摸她的脑袋,听着她在我怀里抽泣。妈妈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虽然大家都说,84是喜丧,但我看到花白头发的妈妈痛苦的样子,我觉得喜丧什么的,都是安慰人的话吧。而且是特别苍白无力的那种。

姥姥在离开之前在医院里度过了最后的日子,因为很多原因,重病的日子里我只陪伴姥爷和妈妈探望了两次。并不是想要做一个不孝的子孙,我只是很懦弱,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本能地拒绝看到姥姥虚弱的样子。不断地为自己找借口,而那段日子我也确实很忙碌,工作日不可能下班跑去天津(现在想想有些后悔),周末的时候还很忙需要加班,“自然”地避开了看到姥姥的每一个瞬间。我知道姥姥的病这次很重,我也没有期待什么奇迹发生。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且扩散到肺部,即使没有医疗常识也知道是病入膏肓。

无药可医,治病不救命的每一个日子就这样突如其来的降临到我家。这样的日子让我回忆起小时候为爸爸探病的日子,我不想看到一张病怏怏的脸,一个曾经活力四射的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人,在病魔的摧残下丧失了形状。

姥姥在没有人守护在床边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们。这比我想象中甚至轻松一些。姥姥太爱我们了。没有电视剧中弥留之际的遗言,她或许不想任何人难过,任何人在她身后不好过。我爱我的姥姥,我相信她是爱我们的。

我想我会找出很多照片贴在这里,告诉大家我和姥姥的故事。我不想忘记姥姥,姥姥也不会忘记我们。

姥姥我爱你,我想你,我想你知道,我不是不在意您。请您原谅任性的我,最后这一次。

【杂记】记一场记忆犹新的彩排

忙忙碌碌的各色人等,虽然都是为了同一件事在紧张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演练,但是并看不出像是一个有机体的运行。

即使是同样一个机构的同僚,各司其职的职责感过于强烈,不越界的风格虽然雷厉风行,却少了一些团队间的配合。仿佛,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就是两个人的两条腿,都有健全的骨骼肌肉,但是却无法组成一个能够行走的人。

都是各为其主,都是以大局出发,表面上尽量克制,表现出友善和笑容。实际上又各怀鬼胎,各自有各自不愿意让步的地方,以及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狡黠。

今天我看到天空中又是一弯新月。每每抬头,都有明月在我前方令我心神安定。月夜那么漫长,匆匆而静谧的人儿穿梭在昏暗的廊桥内,透过隔扇和窗棱,只看到形色匆匆的人影,永远无法捕捉到到底是谁,在干什么。羊皮灯的昏暗让我瞬间联想到曾经百年兴衰的王朝,是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宫的影子,能够或多或少的出现在今夜呢?

还有多少今夜等待着我呢。

 

死记硬背春暖花开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想我依然会在中国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如果我下一代,我也期望她/他能够获得和我相同的教育。

这件事情被讨论了太久,死记硬背仿佛对于中国的高考生们来说是个耻辱。“只有真正学会方法才能够融会贯通”,理科老师不断强调要理解题目的内涵和意思,文科老师也说要发掘背后的引申意味,于是理科生堂而皇之不背书,文科生被贴上了死读书的大标签。然而事实上,在我经历了海外游学这件事,以及大高考之后,尤其是在你孤独一人孑然一身的眺望远方的时候,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一定会有那么一瞬,我会猛然记起儿时所背诵过的诗歌,高考要求的名篇名句,仿佛醍醐灌顶。大雨降临,我会想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然后惊醒这不就是我想要追求的人生意境。自此开始体会诗歌的美妙。那些背诵过的诗句,好像真的为我展现出一幅幅画面,中国式的景致,意境,独有的叙事方式和表达感情的手段,纵然俳句再美,日本人再细腻,这之间的差别就好像山与海,天与地一样。

我是个顿感的人,标准的死读书的人。用了很多功夫在不擅长的理科,依旧以为一种奇怪的羞耻心而不愿意去背题记忆题型。语文是相对容易的,不花功夫就可以考得不差,,只是依旧讨厌背诵,但因为是课程的一部分,并且和大家一样我把它理解为死记硬背的一课,我做了一些努力。当时认为的无用功,至今却是支撑我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我是未曾想到的。

推己及人,我并不了解身边的人,他们是优秀的,但我不知道这些陈年的烂谷子有没有在他们的心中酿出琼浆,虽然这些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大多影响。因此没有人能够解释的了我的开关为何如此打开得如此不够及时,和为什么我的烂谷子们还在。我明明在语文的投入上是最少的,看书是最少的,但是这些文字还是留下来了,然后变成了一幅幅景致,一段段情绪。在当年,我并不理解作者的离愁别绪,达观的人生境界—-试问一名十几岁的孩子如何要消化好几十年的惆怅和愤懑转化出来的精华?我是不明所以的,中心思想和词句赏析都是我依靠朦胧的感觉去做词语组合搭配—机械的。我不并相信我周围的人比我能高明到哪里去,至少大部分人是。

真理解的孩子是早熟,背下来套路的孩子是狡猾,拒绝它的孩子是童真,所以或许可以总结下理科生的世界多数比文科生的世界单纯。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到底对作品能有几分理解也未可知。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尝试思考过背后的意义,直到我背井离乡,直到我经历生死离别。情到深处请古人为我出头,恨不得想多翻两本唐诗宋词三百首。

到如今,那些脑袋里面只有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的老古董也没有几个了。认识的教授阿姨也淡然地笑笑谈起她对研究生的基本功逐年无奈的放松,时代不同了,点点鼠标就能帮你展示你想要的词句,甚至模糊的搜索诗人,背景也可以让你轻松地搜寻到你想要的诗词篇章。然而,当你胸口愤懑的时候,你发现你不仅不能与古人共感,也不能自己发自肺腑的用文字或者语言来组织自己内心的波动,那个时候,脏字,网络用语,就成了你唯一的稻草。

我至今记得鲁迅的人血馒头,明白了那它的隐喻,也痛心疾首看到一群被关在只有一扇小窗的牢狱中的人们。我也明白,当年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句话,应该成为了死语;打酱油的变成了吃瓜群众,心水的变成的种草的,草根变成屌丝,白富美高富帅,尴尬癌,直男癌,绿茶婊,不知道再过几天就有新的词汇被富于时代的意义,然后讯速地被人们淡忘。我们就生存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但如何生存,谁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内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好。

到底女孩子在想什么呢

为电视剧哭泣的时候,都是因为触动到自己的某个部分,未知的已知的。哭的都是自己的经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即使,是因为主人公的经历,还是对白,所感染和难过,愤慨,也是基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判断,在解读它们。与自己的经历重叠的时候,会触动,看到期待中的画面和剧情的时候,也会触动。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没有明白什么和什么的时候,被移植了的思维,固定了思想,电视剧的剧情也会帮助很多没有经历的年轻人促使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个思考可能是,我要成为谁,我不要变成谁,我羡慕谁……我要向谁靠拢。

欢乐颂里面四个女孩子,相信10代到30代,甚至40代的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定位,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观众们内心的投射,或是真实的缩影,也可能是梦想中的自己,以及她们排斥的观点和态度。曲筱绡的跋扈,会有人爱有人讨厌,因为钱,因为任性,因为努力。安迪的优秀冷静能干,基本上是高知女性的样板,还有那样的生活方式和爱情生活,可能比曲筱绡的那种敢爱敢恨的小市民大资本的生活状态还要让人无限的憧憬。即使她有神经疾病,即使她情商捉急,多数女孩子们还是心甘情愿释放一丝丝的对成功女性这样一个形象的爱慕之情。剩下的女孩子,接地气的,傻的,无知的,死板的,固执的,狡黠的,把曲筱绡和安迪这两个珍惜动物更衬托的夺人眼球。因为她们都太普遍了。随便敲开一个中高级公寓,一定有不下10家类似的合租故事。樊姐虚荣努力世故但是孝顺,关关死板固执但却渴望激情和诱惑,小邱天真碰壁得罪别人却因祸得福不断变换生活方式,追逐崇拜樊姐安迪甚至每一个人能让她佩服的地方,然后继续疯癫,傻玩傻笑。可能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想要而没有得到的,自己看到却有些鄙视熟悉的,才会让人更愿意把这个结合了现实和理想的电视剧追捧下去。

然而又有多少人会真正把电视剧和自己的生活相提并论呢。这个年龄的女生,又是以怎样的心态去理解荧屏内的那一幕幕生活剧呢?有以下几个问题,是我考虑的比较多的。

欢乐颂里,你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是谁

理由是什么?

电视剧里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什么(即使只是惊鸿一瞥,只要能回忆出那个场景即可)

你觉得你最贴近故事里的哪一个角色

你最想成为哪一个角色

你最不想成为哪一个角色

你认为哪一个角色在现实中最不成立

你认为电视剧里面的感情生活是符合现实的吗

你因为相通的经历而被这部电视剧吸引吗

这部电视剧的哪一种爱情是你所喜欢的

你认为这个电视剧最大的漏洞,弱点,你不喜欢的点在哪里

你是否读过原著?你现在的生活状况和感情生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