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妈妈的一封信(草稿)

妈妈,2016年当我28岁的时候,我才逐渐理解您对我的教育的用心,以及您一直以来所希望的,未来的我,以如何的姿态去面对社会,面对周围的人,面对自己的内心。

 

同时,也要感谢您,这么多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您的处境,家庭的境遇,我的状况等等情况在预料或预料之外发生,您都坚守了您的信念,并且,在不经意间塑造了我的性格,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的期待,对身边的人友善,满怀着希望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瞬间。

 

更重要的是,28岁的我,在与您不到28年间相处的时间内(3岁之前的记忆错乱的很多),终于开始理解您的人生,您的遭遇,终于发觉到身边一个最近但又从未了解过的您。作为母亲的您,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您,作为儿女的您,朋友的您…我惊觉,这千千面面,对我的影响之重大与深刻。然而此时此刻的我,再也不会像28年前一样,无意识中的逃避,无意识中的试图超越,无意识中将您作为标的反击与您思想的叛逆。我学会像欣赏身边的人一样欣赏您的智慧与美德,去指出我认为有问题的部分,正视这段最为平常不过的母女关系,师友关系。我学会在朋友面前,称赞您的优秀,并不是因为职位高低,而是从点点滴滴,开始累计心中敬佩和骄傲,作为您的女儿。

 

您是一名优秀的女性,一名合格的妈妈,一个恪尽职守的公职人员,也是一个百事孝为先的女儿。或许我最不了解的,是作为一名伴侣,又或者是一个朋友的您。但是,通过点点滴滴,总是能拼凑出一副模糊的画像。在今天,当我听到有人说,你的妈妈不容易,我会努力的点头认同。因为如果是同样的情况,我没有勇气能够像您一样,做出相同的选择;有人说,你的妈妈很厉害,我也不会再用轻蔑的口吻去无视那些,连男人都不一定能实现的任务,其中也包括普通人很难抵抗的诱惑。所以,我从心内开始敬佩您,并不是因为您是我的母亲,一个生我养我的人。更加不是因为您的学历,和您的职务,以及那些被您无数次提到的工作的成果。(唯一没有说过的,似乎是钱。)而是您的人格魅力,深深地触动了此时此刻的我。但是,我只能借由回想那些瞬间来凭吊我的记忆,回想起,那些被我忽视掉的,想要努力传达自己的想法的心情,和您脸上洋溢的幸福和慰藉的笑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瑰宝展,美国考察的心得,还有没日没夜的协商和解做工作,好像一股脑地全都涌现在我的眼前。我才意识到,我最想要的,最想成为的人,是您,还是您。

 

如果时光继续倒流,我绝对不会忘记,敦煌酒泉和西湖千岛湖的旅行,还有唯一一次,我与您的海外旅行,日本之旅。是您用事实告诉我,世界很大,美景很多。体验是一件无法用语言去完整描述的行为。也有,旅游可以安慰受伤的心灵的作用,让我同时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永远是任何一个在路途中的人都无法,回避的最真实的渴望。

 

爸爸生病的时候,当失去挚爱之后麻木不仁的时候,记忆是马赛克,情绪是冷风般刺骨凌冽。疲惫的背影,坐在板凳上在椅子上复习。挑灯备课,还有某天清晨隔壁阿姨请人送我上学……其实我想努力地整理那一段时光,但是我没有办法想起更多。我也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变得不爱说话,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开始振作,我只知道,那个时候,我好像,和您没有很多接触。除了我高烧时您代笔一篇静物作文得到优秀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让我紧张了好久,其余的记忆里,好像,是同学,是学习,是动物园,是姥姥姥爷,好像,还有小饭桌。。。您最艰难的时候,是我童年最快乐最逍遥的一段时光,虽然很讽刺,但是也许正是您当时最希望的。在我出现问题的时候,您已然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令自己重新回到了轨道。调整了身心,并且下定了新的人生目标。

 

春风最得意,莫过于新婚燕尔之时,初为人母之时。那些照片,还有碎片一样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触觉,嗅觉,五感还是六感,总之是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您的大学时光,下乡,中学,小学……啊,我记起来,最喜欢听的,并不是这些,我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西游记的斗法伏三怪……当然还有人人羡慕的芭比娃娃,培乐多彩泥,汽车城和模型小汽车,乐高飞船,进口游戏机…当然还有动物园的动物们…您和爸爸还有姥姥姥爷,给了我一个乐园,它们是我人生的起点,或许也是终点。您会拒绝我买下全套的迪斯尼童话故事,但会咬牙买下牛顿试验箱,也会让我放弃和伙伴们一较高低的皮卡丘电子宠物,但会让我和表弟玩魂斗罗任天堂,让我接触电脑玩大富翁。同意我旷课,帮我办理休学,带我买游戏机……想必您贯彻了您的理念,虽然在他人看来,你是个严肃的严格的人,但也是个宠溺孩子的怪人。

 

您给了我天堂,给了我纯天然的一片天地,没有铜臭味,但也没有了人情味。我很了解自己,也会不断地重复您告诉我的那些话,其实那不是给我的,我相信,也是您在祭奠您的消逝的青春的一种方式。

 

女儿,终究会成为妈妈的影子,或是内在,或是外在,是宿命,也可以看做是生命的延续。有些母亲,把自己缺失的东西加之与女儿,在我看来无可厚非。虽然,有些母亲会虐待孩子,在我的理解下,除了人性的自私之外,我坚信,她渴望她,能够反抗。而死亡或者逃离她的身边,绝对不是她所期待的结局,只是不了解自己的人,总是会有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严重的,就是令女儿痛不欲生,想要离开。这也是人性所致,没必要用道德的枷锁来绑架谁或谁,没有人是道德的制高点,与学识,关系,毫无关系,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同时也有捍卫自己信念的权利。因此,那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词,表达了一种太犀利太朴素的事实与哲学精神。

 

我成为了半个您。好像是被附体,不被理解的痛苦,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悲剧人格,悲剧命运。但人生如梦,如戏,要想精彩,大家都心知肚明,哪一种是刻骨铭心的。不是自身的选择,更接近于古希腊哲学,人类无法逃脱命运的掌控一般。成为另一半的您,承受您曾经的苦痛,以及自己身的生活经验带来了另一半的苦痛和美好。所以我只是半个您,我能理解的,也许也只有半个,甚至是三分之一,但我可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了解您的人的候选人名单里,终于可以进入榜单,我还是很欢呼雀跃的。

 

相对的,您也仅仅是理解半个我。剩下的一半,我思,我在,无愧我心,努力做到无悔,然后安得广厦千万间,但求心安,但求平淡过一生。我只想做个普通人,我只想好好一个普通人。无论我做了什么事,我会记得我永远是个普通人,我要过自己的平淡生活。所以您可以放心了。纵使我的心中波涛汹涌,但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您,我尘缘未了,罪孽不轻,还不清,就更不能离开了。

 

我很开心,您开始关注您的人生。您也应该开心,我开始大肆挥霍您的劳动成果,当然也包括完成您没有完成的年轻时候的梦想。而且我的青春期想必是一定进入了尾声,能够如看待他人般和您正面公平的交锋,放下了未了的小哀愁和烦恼,向着您在的路,追赶您的身影,与您同行。

 

我还记得,大学时代隔壁床铺的密歇根州里小妹泪流满面的告诉我,爸爸妈妈老了,他们不再能给我提供什么精神上的支撑,他们什么都不懂,我心里好难过。还有很多很多很多好朋友,他们的无奈,他们的心痛,我能够体会,仿佛自行带入脑内角色是我天生的本领,不管大家是否相信。然而我更希望自己能做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与父母,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不是恶性竞争,也不是互利共生,而是像,像,蒲公英那样,开心地走,安稳的落,落到不近不远的土地,然后日日夜夜,变成另一株你,周而复始,或许又回到身边。漫山遍野也好,丛丛簇簇也好,总是可以被别人看到,那种,朴素充满生命力的小花。这个比喻不恰当的地方太多,我只是随着思绪用文字来描绘出我眼前的那副画面。生命总是延续,我们也会衰老,我们永远也不是复制品,也不可能被控制人生到没有呼吸的余地,当你奋力反抗的时候,必定是你越来越像,像她的时候。那也不必恐慌,我们还有二分之一的人生,是我们来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的。

 

亲爱的妈妈,您是不是也是像我一样,这样想我们的关系呢。我会健康快乐,也会注意安全,防火防盗。方老师说的那一天,我没有想到过结局,因为那时候我只是听到了有个人给了我逃避的理由,然而她的话,在唯物经验性史观面前成立了。距离我回归童年家庭的日子,可以摆好倒计时了。

 

怪不得您一点儿也不着急呢。

 

(我又回来了,估计明年的计划还是减肥和一诺千金,或许还包括不迟到)

9月27日 凌晨3点 与 10月8日 凌晨1点

9月27日 3:16

我在担心别人的时候,没发现自己也在走同样的路。如果成熟是不愿意说自己的过去和烦恼,那么我也许会选择跳过这个难熬的状态。

我要的不是权利金钱地位爱情,欲望谁都有。我只想追求内心的平稳和丰盈,时刻能感受快乐和幸福,我就满足。
不难,这不难。但我发现万事万物,难的是持之以恒。去除生理必须的过程,以一生、一宇宙的维度看,只要能断续地做某件事,已经是很了不起,如果真的是几乎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么可以说是神迹。
以前我会想象自己是在高大的阔叶树枝上轻巧灵动的精灵仙子,现在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宇宙,地球,和那个看不见的我。
比起惊天动地的大事,那种平凡的持续的事,假设一辈子能有一件,那么我可以在眼睑的肌肉永远失去效用的那一天,不会因为这一生的不安而演出类似诈尸的戏码或痛苦扭曲的停止呼吸
以前的我喜欢一个又一个的刺激和惊喜,现在的我更倾向一辈子只为某件事而燃烧热情,即便那热情是微光,任他人无法体会感知,我也会幸福快乐。
=======
10月8日 凌晨1点
这段时间每天总会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不是我要上学,而是我要写字。然而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浮现了70天以上的时光,但是迟迟没有付诸于实践。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我要看书,我要如何如何如何……于是大难显而易见,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还没有那么吸引我,甚至于,我会在烦躁的时候拿起面粉黄油重复几个月之间的机械操作,也不愿意坐下来翻开书本看10页以上的书。
更多的时间,是在使用一个叫做微信的东西,一些照片编辑器,甚至游戏都没有投入忘我的进行,偶尔看看朋友圈,更加重了焦虑,那些疏而未见的朋友,那些奇奇怪怪(其实是我自己奇怪)的约定,都把我的时间分散成无数的小块。
所以都是借口,梁文道也说过和我心里所想的一致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做一件事,你可以排除万难。做不到,你就要承认这件事在你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高的优先权。的确是这样,但也不一定是这样。这几个月,脑子里的念头,仿佛比几年的都要多,并不是唧唧歪歪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对未来,对现在的感悟。这几个月,我做了这几年很想做的事情,又或者说,开发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强制自己培养了兴趣(事实上就是这样)。我发现,这个世界,比我想象的要开阔很多,而我,虽然渺小,但也是一个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人,我从心内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这个事实,可是我并不悲伤,反而看到了希望。只是,人生那么短,要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被自己,不被他人所打扰,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想要做的事情太多,牵绊自己的事情却没有解决,所以变得焦虑,坐立难安,所以想要寻求集体的温暖,需要社交网的支撑,但内心却预感着自己朝着空虚而非虚无的方向走去。
我会好好的写字,我也会好好拍照,我会好好的做好吃的,看书,但请我的朋友们,不要逼迫我好好地交往,我的心是朝向你们的,朝向我每一个我所爱的人,我所做的事情,我希望将来,那个内心强大安定的我,可以帮助和影响周围的人,如果说这是野心,又或者是赤裸裸地在网络上为自己包装一个形象,那就任君想象。
我不希望你们看到完美的我,我想做的,就是让我自己,让我的朋友,幸福快乐。
我有很多想法,千万种想做的事,计划花费一辈子的时间慢慢做,声誉,名利,估计按照自己的想法是很难达到10年前自己所想要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至少,我比几年前,又慢慢地走了那么一步,我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现在去吃蛋糕,慢慢可以品鉴 并且说出做法。不过词穷是个问题。苏珊桑塔格说自己看书,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平路这和小说家,我想,以后做事情,兴趣先行,但也要为了自己终身的使命去相对的付出适合的努力。我说了使命,没错,我觉得,食物在召唤我,也许听上去非常诡异,甚至引来嘲笑,但是这就是我的预感,我的一生,或者我说我生存着,就是为了理解并且参悟其中的秘密。

img_1006
强制培养出的准专业兴趣,不想被别人知道,可是好歹是自己的博客。。。也没想隐姓埋名。。。以后会继续做下去,做到我自己慢慢满意为止,让老师不再对我只是看玩笑的笑笑。不是不甘心被看不起,而是真的知道学校,只是小打小闹,如果知道自己还差很远,至少,我还有起飞的可能。我很感谢他们,谢谢他们让我知道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优秀,也让我知道世界还有那么大,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也谢谢这个学校,让我知道,专注着学习一件事情,虽然辛苦,但是很开心,可以让我忘记身边不开心的人和事。虽然我真的记得也没有其他同学多,做的更是不言而喻的差。但是我没有灰心,我有我的想法,我也更确定我是一个多么爱吃的人,这里是我的起点,一个我相伴我人生的起点。不是传媒大学,不是东大,而是高级技工学校。
碎碎念:
反正,。。。社交媒体上放什么都觉得不舒心。好不容易大家都看到了删掉了感觉又觉得自己很别扭。比起现实生活,我仿佛觉得cyber space这个地方更不自在是只有我有这个感觉么。。。不是想要比较但是又担心会被比较一定是我自己想多了。。。其实看到什么太棒了好厉害,没什么实感。。。是我的错觉吗。。。除了大兜和木头的百变吐槽会让人觉得,啊,他们是真的在看我。。。是我想太多了。。。

我不需要子弹

这一周,从池袋到代官山,刘瑜的随笔一直伴随我。我觉得叶子喜欢她的东西,和喜欢和我在一起不是没有理由的。 刘瑜用一个政治学博士高材生的角度去审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引发的感想,有趣并且富有她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是朴实的文字和逻辑,以及对于知识的偶尔引用可以窥见高材生真的对自己的所在领域如数家珍。

我希望可以变成像她一样的作者。我观察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但从未让他们变成一个个故事和思想的行云流水让记忆变成具体的文字。我坐在电车上,被感动落泪,暗自发誓要每天博客,但从学校回家,除了想今天吃什么有什么日剧什么美剧要复习什么之外,当然还有洗衣服,就记不得任何事情了。

所以到底是否要坚持写作,我的答案依旧是肯定的。纵使时间有限,想要达成的事,没有不能控制的。

image

道阻且长、了解的太少,无知永远是自己为自己寻找的头衔,我永远是渺小的,但也依旧未有任何畏惧。

 

仪式感与平庸的精致生活

很多同学都惊诧我不愿意参加毕业典礼。you earned it 。 you deserved it。

我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付出了努力获得了回报,应该开心,值得在那一刻成为瞩目的焦点。

在众多人面前,即使再清楚不过没有关心你,你也会局促。我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第二次迟到,但被朋友用到台前,对着相机微笑,忽略相机之后那些看你又或者根本没有在关注你的人,似乎已经逐渐习惯了。然而我依旧不喜欢这种仪式感。

会去,是因为有新交的朋友会离开。不想去,也是因为这种地方无非就是社交,社交,再社交。会去,也有部分母亲的期待,事实上不断地练习,脱敏,我也慢慢可以接受,参加典礼的自己了。人都是会变化的,会变得更成熟。

班上最高分的日本男生,我以为他是名门大学出身,最后分别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问了句出身校的事情,然而他却告诉我他根本就没有上过大学。我很惊诧。新交的凯渥佳人,英语粤语国语闽南语俱佳,笔试成绩也是优秀的了不得,结果她却告诉我,她爱学东西,爱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爱念书。仔细想想,其实上大学,好大学,好工作,甚至有个优秀的伴侣,到底有什么意义?

相比之下,为了自己的兴趣,一份坚定的热情,执着地走下去的人,才是最后最容易有自己一番天地的人。精英们,憧憬向往美好生活,并且为之奋斗。精致,优雅,高端,有品质,活得高于人,手艺智力比天高,但是,在我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一定会得到最最平庸的,美好生活。生活是美的,是好的,但就是平庸的。因为是均质的,社会上统一认同的标准,怎么会有波澜起伏,色彩丰富的美好生活呢。

也许形式上,是一样的,会做饭,会打扮,看起来绝对是人生赢家。但是,赢的是谁?你需要打败的又是谁,活得给谁看,我不鸟你,管你赢不赢我。也许我是垃圾但我也是一坨有思想的爱自己生活的垃圾。

这个世界,骗自己的人太多了。尤其是所谓的精英们,以及,无限憧憬精英生活的人。诚然,我并没有为每天自甘堕落的人找借口,那样的生活,也是欺骗自己的生活。不同于常人,不代表着你拥有自己的生活。

我要感谢我的家庭,我在这两月,体会到了太多。甚至是在从家到学校的仅仅20分钟的车程内,看得那几篇文章,都让我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了一番审视。

如果爱,就要尽力地爱,否则你不会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你的真爱。

Yezi

人生总是很奇妙。只要你有心,你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自己身边发生。

当然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之一就是人与人的相遇。

在7月,不断升温的暑期,一个月之间,我得到了一个大大的鼓励,以及让我能走到现在的朋友。

认识几天叫做朋友?聊了几句可以告白?

对于我来说,很少思考这些问题。朋友慢慢地就变成了朋友。她只是在换衣间使用你旁边的那个小柜子,只是对你笑了笑。然后你的世界突然就好像在乌云满满的夜空中窥见了云层万米之上的皓月一样有了希望和光亮。

她叫我梦翔。我喜欢周围的朋友选择喜欢的方式称呼我,但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丸子或者maruko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喜欢叫你正式的名字。除了那些喜欢三个字全部叫出来的,就是去姓留名的。虽然这是废话,但你可以看出来我对这个有多么敏感。第一个叫我梦翔的人是我小学6年之中上的绘画兴趣班的班主任,那个留着长发的中年男子。我已经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但是那个叫我梦翔的感觉,剪影一般地留在我心里。

惊起一身鸡皮疙瘩。到了台湾交换,大人和老师唤我梦翔,年轻人还是喜欢叫我maruko或者丸子。但我依然不能克服,满脸微笑的对人说,叫我梦翔就好。我并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只是这种正式的感觉,只适合正式的场合。比如医院,比如教室,以及面试的时候。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来了日本,maruko这个名字广为流传,不熟的人就直接称呼姓氏,省去一身惊奇。

唯独这个小妮子,第二天就叫我,梦翔。我们相差10岁,但她叫我梦翔。不是梦翔姐,不是maruko,不是丸子姐,也不是xx姐姐,xx姐姐etc。这个名字,没有让我的身上产生化学反应,你唤我答,很自然就这样交替着。在更衣室的交流变多了,下课即使不在一起实习也会等着一起回家,其实一起走的路只有5分钟不到。

然后到了10天的时候,我和小妮子,已经聊到了很多很多和很多人都没有分享过的心情。周围的好朋友与我相处5年以上,或者过往朝夕相处的伙伴,对我的事情了解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仅仅10天,我们也可能只是20天的同学,在双方都明白这是必然的事实的前提下,我们说了很多很多。说到了和世界的相处方式,说到了感情,说到了亲情,说到了大学生活。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一个人说过这么多话,即使说了很多话,回家也不会觉得浑身乏力,只要补充水分即可。大部分的时候,我都是倾听者,但这一次,我变成了倾诉者。比起获得前辈的建议,我越来越觉得我是在倾诉自己的一种情感,获得一种共鸣。

这种共鸣,可以在10天,并不能算作多的交流中升华而生,友情不言而喻就变成了一个现实的形状。

她只有18岁,还要默默地缠着我以我的名义去便利店买啤酒。我看到她的眼神是那么明亮清澈,有一种未经世事的天真和稚拙。她会给自己拍很多照片,如同18岁的少女一样。

可是我已经28了啊。可我们从未,一次也没有,谈到过这个话题。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自己变成了倾诉者的理由。因为我们在交谈的时候,永远是一种对等的状态。是精神上的对等,而不是年龄,更不是经历。她也没有因为我是人生的经验者,就对我俯首称臣或者嗤之以鼻。她永远是安静的,真诚的。

她是唯一没有觉得我时刻都很疲惫的人,没有和我说,我觉得你看上去好累,好不开心的人。她永远想一股清流,在20天内净化我的心灵。每一次实习的失败,我都挫败,对自己失望,勉强地笑笑问她今天怎么样的时候,她基本都是轻轻的一句,

“还行,我觉得我做的挺好的。”

那种我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是真心话而不是违心不是夸张,是真心的对自己满意,爱自己的感觉,这对于在学习爱自己接纳不完整的自己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股直抵内心深处的震撼。我从心底开始敬佩这个小妮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交流永远是对等的原因。

她有自我。而我,正在逐渐坚定自我,而她,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

我有自己的想法,但受外界影响太多,直接导致内心的不安和纠结的心情,无法放弃世间的判断,也没办法舍弃对自己的坚持,所以痛苦的斗争。而这个姑娘,在仅仅人生的第18个年头,纵然她没有太多波澜壮阔的人生(事实我并不知道),拥有一个平稳的内心,是28岁的我,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她年幼却睿智坚定,我年长经验丰富却敏感脆弱,这样平衡的关系使我们变成了20天之内的限定密友。

我们没有镰仓之旅,也没有贴纸照,只有在春水堂一张合照。她照了很多,我却只得到这一张,和我打伞站在大雨滂沱的东京街头的侧影的照片。我照了很多照片给她,公开的只有一张她美颜过的和美食的合照。

我们聊知识,聊人生,聊喜欢的颜色和衣服的样子,好看的口红颜色,整容的利弊。

“我挺喜欢我自己的脸,我觉得我长得还可以。虽然我不是双眼皮呢,但我很喜欢我的眼睛。”

在我听到成山的对颜面不满的言论之后,包括真心假意的,很少有人可以这么淡然地接纳自己。我对妈妈聊起她,妈妈说,我一直期待你可以成为这样的人,我很开心,这个课让你如此成长。没错,能够和妈妈通话的时候,已经是我在接纳了不完美自己之后,全身心投入的时候。

20天很快就结束,她说,你来毕业典礼吧。t大的毕业典礼,我是为了我妈,这里的,我是为了她。我没有送她,没有请她来家里,我们吃过四次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我在念经,小姑娘总是若有所思,有关系的她就回复,我也不在意,好像万年不遇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样像唐僧一样,说了很多我自己已经记不清的事情。没有送别,最后一晚,她把她没办法带走的书“送”给了我,是蔡澜的旅行食记。

还有一封寄给未来的gourmet的信。那是一封有魔力可以让我走到现在以及更远的信。

与她分别的第十几天,我看完了冯唐的万物生,和刘瑜有了共感,又开始想要写点什么,还在努力跟随同学的脚步,学着微笑。但是,我旁边的储物柜,也不再会有一个人跟我说,梦翔今天我又失败了,梦翔我今天做的还可以。

写出这句话,就好像看到她穿着灰色的棉质短袖,外罩一件黑色棉质吊带长裙,白色板鞋,在代官山车站的路口和我再见。

可是我相信我们不会悲伤,因为聚散总有时,无常才是有常。不是我们无情,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情,对人与人的关系,充满信任。小妮子四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再相见,我们很难忆起过往,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生活的全部,我们从未刨根问底。但不重要,这段奇妙的友情,值得我骄傲和与人诉说的。

人与人的相处的打开方式,真的千差万别,这个世界,充满惊奇和玄妙。

谢谢你,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