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我生日快乐

4月1号是培训中心组长maruko的第29个生日。

似乎比平时更加出奇的平常,提前吃了价格不菲的一顿好吃,旁边的日本饮食男女让饭店的master都在最后送别的时候汗颜,感觉也是有真性情的变人存在,不过三女一男,觥筹交错,不伦离婚的事,无论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总是该收声吧。议论别人本就是大忌(我懂得这个道理),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如此强奸我们的听力,我们难道需要比他们高一个分贝来凸显我们对他们的不满么?必然没有,随便吃吃,随后也成了好友摩擦的引子

 

这个生日普通又不普通。生日前天,又开始挑战不熟悉的手工,日本老师和声细语的一句句“嗯,上手上手”,我忽略他的脸无奈的摇摇头,带着一堆小黄花和烂黄纸在风雨飘摇的夜晚游荡回去。总是那么的不舒服,身上冷,心里也别扭,睡觉前还是进入了摩擦的高潮期,我又开始“患人不知我”,仰天长叹撕心裂肺,其实都源于离别。

果真就起不来看英雄联盟的决赛现场,脑袋瓜子像宿醉后的人一样炸裂,眼睛好像一个包子,可是心情却舒畅了一些,毕竟在沉默中灭亡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友情丧失的情况。1号就这样来,毫无预兆,全天阴冷的小雨不停地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在家里就已经只剩下魂魄了。还好,有一个朋友出现了,一个十分关心纪念日的朋友出现了,被拉出去走了走,心情也舒畅了。还担心着友人的体检,还好没有事情。朋友陪我到午夜,一个女生的情怀我是彻底被感动了,正如另一个的朋友说的,不是只有你认为你在付出,真心待你的,总是有的。

第二天去pkm当了寿星老,看着高中生略带嘲笑的目光望着口袋妖怪中心,我也义无反顾的投入了为日本经济做贡献的大潮之中。

每天的生活就是流水账,即使是生日,也未必有什么起伏。人生进入了第29年,难以置信我在这个地球上存活了30年,并且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幼儿,变成了一个我依旧不认识自己的我。想法变了,工作定了,日本是要暂时说拜拜了。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多少人在背后感谢各种神明。然而这就是最佳出路么?

我别无选择,或者说这是我的选择,我唯一的选择,我唯一能做的,对我未来最好的选择,这个未来,没有任何人,只有自私的我,这个再日本找工作失败,困苦后最终选择回到故乡的我。我逃跑了,我怕了。对于日本这块土地,也略有意思疲倦了。

快要到而立之年,身上的担子反而轻松了许多,不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是我们的境遇让我学会了生存,在这个丛林社会中,只有努力生存,才能保护爱你的人。我不相信优胜略汰,自然选择并不是说只有强者才配有活下去的资格,以柔克刚的人很多。我必须抬起头,看着明天,告诉自己,今天做的还行,明天要做的更好。

感谢家人让我这个米虫还在任性,感谢朋友让我知道家人以外的眷恋和交流,感谢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了29年,我还有很多没有体验的东西,我还有好多憋在心里没办法表达的心情,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招兵买马,三言两语就抓大事物的特点,成为优秀的中文使用者。

到现在为止没有吃蛋糕,阴错阳差,明天去买。希望所有阅读的人都正确认识自己的年龄,这又有什么呢,脸上再浓的化妆用品,也无法掩饰一颗衰老的心,对生活的无奈是从瞳孔看到的。和饱经风霜的收看到的。

这一年发生了好多变故,但是都是我最宝贵的回忆。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会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如果我能把我周围的朋友的故事写出来,那我在日本的生活也可以稍微的小小休止符。

 

享受每一个年龄带给自己的感动,然后说着那些美好的事和人,你真的就会变得美好,科学亲证,不蒙人。那些青春已经离我远去,不论是经过还是擦肩而过,是痛还是快乐,都已经是过去了。哭着明天的太阳也会升起来,要走下去,有这么多人在我身边,我不再害怕了。

人生没有无痛成长

所以无痛人流也一定是假的。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法用语言就形容,更没有机器可以去精准的数值化。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交友模式

听到比较多的还是 是朋友,不是朋友,再努力细分的,金字塔形状,分等级,vip和vipp。

我觉得人很有意思,我自己也有一套,说起来是没有,但想想也许还是有一个机制吧。

首先对朋友的定义就不一样,两句话的点头之交是不是朋友,还是酒醉之后吐真言听了三四句的就是朋友,没有定义,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定义不同,那分类方法就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不太清楚所有人的,只知道所有人都不一样。

不论如何,珍惜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消减不必要的误会,误会不可能没有,谁能了解谁的心思,人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谈可以明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思想,甚至仅仅是友情的模样。

我爱我的朋友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希望除了这些盟誓的语言之外,我还能多点不是伪善者的行动。

在哪里大家都要好好的,大家都惦记着对方。那跟看不见的命运之线,死命地缠住我们,还是好好接受为好。

家人,朋友,者29年辛苦了,我努力地对朋友好,但努力的不到位,还有自私的成分在,选别人还是自己,也许不自觉的就有了答案。这就是我不想要的,成长的代价,代价就是你的梦快醒了。

谢谢你们

上海印象1

原来总是听妈妈说,上海“没文化”。这次我感受到的,不是“没文化”的上海、而是“新文化”的上海。

第一天的外滩一天安静的不同寻常,第二天的外滩又回到了记忆中的旅游景点。万国建筑博览群,比起历史文化名胜的铜制的国家级认证,大家对平时不熟悉的东西折衷的石头建筑,还有巴洛克风格的窗栏门洞更感兴趣,管它什么和什么,照相好看就可以了。

我想看的更久一点、这些被修葺一新的“老建筑”、往日有着什么样的风光景色呢?相比当时、能够在这里的街头走走就是一种时髦新潮、更别说扶墙摆摆姿势来几张民国照了。英国总领事馆变成了“百达翡丽”的旗舰店,走进这样的历史保护建筑内,选购世界上最昂贵的表、被最优质的人员服务,没有比这个再能体现自己身份的了吧?对于新钱的金主们,再去网红店farine喝个咖啡,最后去外滩十八号或者八又二分之一吃个意餐,透过大大的落地窗一边看江景,东方明珠的绚丽灯光,或是隔窗路人投来的艳羡眼光,都能使人迷醉在这里吧。

和平饭店里的爵士乐酒吧,我听到歌女唱起,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我看到胡子胡子雪白的爷爷吹奏起跟随他几十年的萨克斯风,喝着一杯桂花花雕调制的大都会、,似乎我能感受到那么一点点,上海的文化。

中共一大会址的周边新天地,已经成为三里屯的对照物。酒吧,设计,洋人,在整修精美的石库门里,弄堂里,营造着最先端的中国。每个露天开放的卡位里,总有那么一些在哪里都似曾相识的脸,什么样的店,也总会有穿金戴银,脚踩过膝麂皮长靴,手拿羊皮小包的欧式大双,兴高采烈的聊过一下午,对了,他们不拍照,也不自拍,这些拉低素质的事情,是外地人,和没见过世面的人才有的举动。我一路低垂眼帘,生怕被看出脸上怯生生的面容和不怀好意的微笑。

田子坊是最后一站,南锣鼓巷,他们好似一对双生姐妹花,南美应和着。努力想要提升自己的八线来此打工的少男少女、和平价连锁鸡排店奶茶店、热情着召唤游客和初来乍到的年轻人,企图让他们知道,上海欢迎你们。拉客的餐厅,氤氲的水烟雾,吵闹的人声,还有在二楼厕所门前水泥楼梯上摆拍的朋克哥特少女,我知道我进入了另一个上海。它也是上海,它必须不是北京。喧闹的人声和扎眼的霓虹灯招牌,二层还有尿布和内裤支出杆子晾起来。有几个出口通向小区,小区安静的不成样子,并且伴随有娘扣的尿骚气味,好像,我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上海。

静安区,虹口区,马勒别墅静安寺,鲁迅故居,内山书店。更有徐家汇天主堂和传教士办的印刷厂。我后悔我应该再做打算,重新审视这个近代中国的发祥地之一的地方。

近代史被称为屈辱的历史,但如果不是列强强行输入商品和文化,中国、或许和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距离要比现在大得多。历史的车轮没人能阻止,我们需要的是保护每个阶段的记忆,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照单全收,必定会阻碍城市的发展,但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历史、和历史的痕迹、又是事在人为、功在千秋的美事。

我的思考还有很多,但我不得不说,我对于感受的输出只是在萌芽阶段,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想法的人,不吝赐教。 也行还会有上海纪行2,也许是老城区,也许是美食,让我们共同期待,拖沓的博主能够振奋精神,与时具进,不忘初心加油干好每件事。

春节过后

 

仙女狗终于要再一次踏上面霸的征程,笔试的不理想,被通知的延后,都是在意料之中的。回到北京多了一份懒散,但神经却丝毫没有放松。最大的收获是开始重新回顾电视里的甄嬛传和琅琊榜,越看越有滋味,不禁让人感觉到岁月对人无情的改造。

 

就好似年轻人大多喜欢黛玉而嗔怒于宝钗,大骂宝玉的患得患失怜香惜玉最后使得黛玉抱憾而死,气郁而结。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懂得黛玉的性格问题,开始明白宝玉的处事原则,甚至开始站在宝钗的旁边学着样子,察言观色,滴水不漏,八面玲珑。眼下觉得甄嬛传和琅琊榜,虽说有数不尽的漏洞,但看着荧屏上一张张找不同一样辨认的网红时代的整容脸,来演绎牛鬼蛇神的神仙妖怪凡人的爱恨情仇,同配套还有小清新的滤镜模板,仿古的对白和傻白甜外加简单粗暴的擦边球,当然还有来自杀马特发型新一代服饰设计妆容总监来强力助阵,难免真心有些视觉疲劳。这时候代替康熙微服私访记,纪晓岚,还有半颗良心的央视大型古装金庸和四大名著的连续剧的是甄嬛宫斗和林殊复仇记。虽然孙俪这之后还拍了芈月传,唐嫣劳模交出了锦绣未央,还有世界之谜景甜的大唐荣耀,但结果似乎都越来越走向三生三世的杨幂青春教主携新人热巴奉献的超主流诚意巨制的套路。

 

琅琊榜的对白是有力的,光听声音,就是充满张力的。而甄嬛传华美的服饰和造型,主仆间的规矩,也是在顾问的意见之下进行二次加工的。还算是有良心的演绎,还算是好好娱乐大众的媒体人。

 

或许是真的老了,以前从没思忖过的剧情,好像每一句话都让我遐想不尽。剧情岁冗长,但深宫内院的寂寞和一秒秒煎熬的时间流逝,也是这拖沓剧情最好的映照。琅琊榜则更是体现了,一切为了复仇,一切必须忍耐到最后,一切不到最后,不能轻易放松的处事原则。

 

这些娱乐的剧情,我更享受看到甄嬛和身边的婢女贵妃的服饰,头饰,她们嘴里念及的吃食,中国的老传统,祈福的章法。。。比起斗,我更欣赏沈眉庄从头到尾的态度,这一生,爱了,忍了,护了姊妹,协理了后宫,最后还修了正果,诞下一子,该体验的都体验的,怎是叫做悲凉的下场。可是女人,都是沈眉庄,估计也是成不了气候,无欲无求,未必对国,对家就是件幸事。我的是非黑白,随着电视剧的剧情推进,也让我自己知道,他们的概念终究是模糊了,自己是真的变了,真的开始长大了。

 

每天对着镜子看,女生都会如此。我看到的是一个陌生的自己。当你发现你自己在一夜之间,眉眼中透露的再也不是清澈的光亮,那一潭乌黑,连自己也看着莫名的茫然。我担心的,不是容颜逝去,我害怕的是心性不再平和,包容的心变成苛刻的言语中伤别人,还打着为了他人的旗号。也可能是皮了厌倦了尔虞我诈,选择遁世,认怂心死。到底我要去向何方,我一直在问自己。

 

甄嬛传或许本没有那么深刻,宫斗剧嘛。但是所有的剧作都是来源于真是的生活,即便是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我相信它对现世是有留存价值的,对当今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启迪。于我而言,放下仇恨,选择原谅,众生平等,慈悲为怀,这些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是作为立世之本。然而命运有时不知道将你推向何方,你也不知道你在何时何地,就会有怎样的转变,或者九死一生,或者庸碌一生。浮萍之身,想要安身立命,还是认真做事,一心向善,不论哪个时候,都能让你逢凶化吉。

 

偶尔我会觉得我真的是过于消极,过于迷信,仿佛笃信着什么,却连自己也不知道要抓住的是什么。但是有些东西在心里却也是越发的澄澈,容颜即使改变,我希望是坚毅和不屈的坚定态度,我希望是爱笑的眼睛和紧闭的双唇。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我一边研究一二三,努力实践四五六。

六在哪呢,六在你心里,朝着有光的地方,就算是流泪,生活也要继续,浑身伤痕都必须要要向前走下去的,只有你自己的生活,与他人无关。

聊聊奇幻古装国产电视剧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唐荣耀,锦绣未央,花千骨,芈月传,琅琊榜,古剑奇谭,宫锁心墙,甄嬛传,仙剑奇侠传…

这几年热播的古装,玄幻,穿越剧,一部比一部进化。我只能在我的思考基础上给出这样的结论。我本来就是一个极其滞后的人,当我在四处宣扬甄嬛传和琅琊榜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以一副看出土文物一样的鄙视目光打量我。周杰伦从夜曲开始欣赏,陶喆和王力宏也是半红不红的时候开始接受节奏布鲁斯,等到电音过去开始80年代复古,我却还是没有跟上节奏,尽情摇摆。。。心里是有些落寞,有时候被术语曲隔,然后用死语被嘲笑,总是只能尴尬的一笑了事。

是我老了么。我一遍又一遍重复甄嬛的台词,认真看她们每一处衣服,发饰,楼阁内的摆设,礼数,我感觉比我看一遍故宫的书要强上许多。可当年,宫斗之剧,难登大雅之堂,演员面容很难说全部华美,自然也是没有了继续深入的兴趣。可是今时今日,再看那些演员,没有出戏,各司其职,也都能被记住,对于网红经济过热的今天,仍然是有醍醐灌顶的作用的。与其看赵又廷比杨洋谁帅谁演技好,不如看看晋江出品的懵懂少女骗钱巅峰之作,如何与强大的历史背景,以中国人文精神为依托的半历史戏说剧,如何诠释中国人的故事。

不是我老了,是我爱的北京变了。我很想找一些爱看当下电视的朋友来聊一聊,我希望他们告诉我,精彩的部分在哪里,然而我却发现,他们却很不愿意和我交流。当然久而久之,脱节是在所难免于是只好努力放平心态,跟着剧情推进努力融入。很遗憾,看到杨幂,听到声音,在看到布景,还没有到剧情,就已经脱戏脱到天涯海角。

 

三生三世一定有它吸引观众的独到之处,这几年影视剧从家庭伦理剧到特务剧到刑侦剧,到杀人于无形之中的宫斗美人戏和奇幻穿越剧,其实都是一股一股的潮流在涌动,不过布景和台词总还是有提高的,耐着性子看看也没什么的,更何况,还会有一些意外收获


连华妃的忏悔书都是写的真真e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