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轮回

受不了每年都要有这样的日子。 无所事事的发呆,不想做任何事情,不想见任何人。 这样的人如何工作,不想改变自己的人,怎样去适应社会呢。 老太婆说,你动起来的时候太少。了解我的人就知道我根本就不是努力家,尽管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我承认过的努力,就仅限于东大的院生考试而已,那是一段艰苦但是又无限幸福的日子,读着自己喜欢的书,和喜欢作者不断地贴近,即使忍受着自己日语不行的折磨,顶着考不上就滚蛋回家的压力,那段时光仍然是我最幸福的日子。没有电风扇的夏日,一天两杯超大杯的星冰乐,晚上回家听听路上live,啊,好想回到那段日子。

 

如果人可以不长大就好了,学习,现在才知道人生只有这一件事情要考虑的时候是多么幸福的。可惜我长大了,那样的日子,谁能为我提供,那样的日子,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人的确应该享受当下的生活。我并没有任何抱怨。我可以在家里哪里也不去,谁也不见,不说话,玩游戏,睡觉,吃东西,无视那些找工作的信息。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学习也挺有意思,应该慢慢进入状态了之后,我又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学习,学习,找工作,找工作。

 

我讨厌老太婆一直说的人要适应社会,这么说,我也不能说自己是反社会的人,我又没有要毁灭社会。我只是拒绝接受现实的很多规则,是的,我是任性的,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因为总有可以让我任性的人在身边,也许。我的未来已经有足够的东西来支撑,最基本的饿不死,穿得暖,所以我并没有太多动力去折腾,去努力地向上爬。   如果找到那个能让我为之痴狂的目的,说不定我会变成为了到达目标不择手段的人(前提是不伤害别人,但不能保证不利用,正所谓,各取所需)。只不过还没有,说不定这一辈子也没有。

 

我是任性并且被称为浪漫的,虽然我疯狂地排斥这两个词,但是我依旧想像三毛一样远走天涯,找个小城市,甚至是撒哈拉沙漠,找一个没有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人生。   老太婆没有做到的事情,不幸被我继承,她曾经少女时代的梦想和理想,也毫无悬念的变成了我的梦想和理想(姑且这么相信并认为着)她未曾实现的东西,也许我会让它实现。

 

都是因果轮回,总是躲不掉的。

下雨天

最近老天爷就好像喝水太多一样,一泻千里。

不知道是天气影响了心情心情影响了身体,还是反之亦然,总之是天气不好,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尤其当你体会了心情的低谷体会了心情的跃动之后,你会越来越辨别出自己是开心还是难过。曾经的我一直都是现在这个状态,所以曾经的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开心。现在,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听到感动的歌曲的时候,或者是回到家的时候,还有被人关怀的时候,被人爱的时候,终于能够明白有种心情叫做激动,叫做开心,叫做忘我。当然,现在的我也能够非常明了自己一个人的快乐,与世隔绝的快乐,不是孤独,是快乐。

午后的阳光下没有酒精的效力也可以走的歪歪斜斜的,四十度的高温下因为有人陪伴也觉得只不过是做了人体肉包或者进入了世界烘干机,然後坐在濑户内海边和成群的鹿儿们一起等夕阳西下,满潮时撒满水面的那一捧捧黄金。还有在熟悉的都市,听着熟悉的语言,和与熟悉的面孔一起插科打诨一个下午,尽管一直像机关枪一样不停歇的嘴巴永远长在我身上,但似乎大家还能忍受我。 。。

在能感受到感动和快乐之后,回首往事(虽然也不是很久远的事情),大学的时候和宿舍的朋友一起过得中秋节的时候,一起去吃香锅,然后在考试日凌晨拉肚子互相发短信的时候,和朋友一起旅行,或者一起唱歌,一个人偷偷追星宅女上身花痴很多天的时候。。。

这些都是快乐的瞬间。但自从回到日本之后,似乎没有感受到特别的快乐和特别的希望。想到什么就心里一算眼泪汪汪的,我觉得自己可能又病了。

作为凡人的我,应该需要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然后集中一点去努力,大概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可惜的是寻找想要做什么或者擅长做什么的过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我羡慕那些只有一个爱好或者一个突出的特长的人,因此毫不费力地就可以去选择并且给自己足够的理由坚持下去。因为,什么都做得好的人毕竟是少数,真的太少数了。在社会上所谓的成功者都是选对了自己擅长的路的人,居多。

如果想要做成自己真正的理想,势必要有影响力,要成为舆论领袖。可是对于一个完全对于在公众发声充满排斥,真实多余作秀的人来说,想要拥有影响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懂得推销自己宣传自己,又耻于成为小丑供人娱乐消遣,然而又不知道大众的口味到底如何才能装出品味还是大众能接受的品味,正如朱自清先生谈到的所谓【雅俗共赏】,我现在,确实大大有孤芳自赏的讽刺意味。

不求别人理解,就不能溶于主流社会,于是你需要等待一个发掘你,欣赏你的人,结果还是要等待一个在大众界混迹而积极愿意创造出流行趋势的评论家,二者就是一拍即合,可以做起一丘之貉的勾当。

越说越下贱,吃不到酸葡萄的小狐狸的骚气真是余味绕梁。

其实那工作,那打工,那身体,那学业,太多担心的事情不知从何谈起,于是乎现在真的是笑笑然后翻身接着用手机玩游戏荒废人生的每一天。

笔者即将从刨冰事业中毕业,敬请期待

IMG_5476

 

 

时光机和任意门

机器猫的这两样宝物,其实作用差不多不是么?前者是时间穿梭,后者是空间穿梭。

我觉得人类似乎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实现这两个宏伟的目标,不论是现在的交通手段或者是在海里埋藏数以万计的光缆,还是视频通话卫星联网什么的,都是希望可以做到不同空间内同时间的同步。

任意门似乎更容易实现一些?那么时光机呢?

我总是做梦希望时间可以停下来,当然也许倒流会好些也说不定,但是永远处于同一段时间的无限循环则是一种上天的惩罚。所以,梦做到这个时候总是觉得还是让它就是个梦不要实现好了。否则接下去你也永远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就算你知道了后面要发生什么,也不至于停下来再重新来一次,当然现实不可能这样,可是你可以再做一次你想做的事情,比如,吃一顿你喜欢的饭,再看一次你喜欢的电影,或者再坐一次翻滚过山车之类的。

只是可惜时间还是在流逝的。某先哲说我们没办法踏入同一条河流嘛,做的事情还是原来的事情,但是心情,却肯定是不一样的。

就像26岁的应届生和22岁的应届生的心境肯定是不一样的。26岁的恋爱和22岁的恋爱注定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个人,就算做的是同一件事情。没办法一样了,就像我现在吃姥姥做的炸酱面肯定和一直在家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就算是觉得天下无敌的美味,就算还是只吃两口。可能一样的就是味道而已,影响美味的心境却还是变化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我执拗的回到过去,反而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只是时间有先后,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避免的,如果我固执地认为我回到过去就可以让我爸起死回生,让我妈不那么辛劳,让我不会成为夜市里的傻瓜,现在想想就是做梦。回到过去不可能阻止这一切发生的。

最后的结论是,当受力的对象是自己的话,做同样一件事心境总是会变的,但是该发生还是会发生,于是想做的话,想再做一次的话,其实何必计较时间,20岁做一次,30岁再做一次,40岁再做一次,肯定效果不一样。一门心思地后悔自己做过的决定,还不如利用那个时间多重复一下你喜欢做的事情要来的高效的多。

————————————-久违的分割线——————————–

如果受力的对象不是自己,回到的时代不是自己曾经存在过的时代呢?

如果真的有时光机,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过回到封建社会,回到清末,回到明治维新。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启蒙式的人本主义回归,我想近现代的亚洲如此的最初的曙光应该就是在日本的维新期吧。想看看梁启超是怎么办报纸的,横滨的港口,江户的老店铺,炸猪排和咖喱是怎么被发明的,日本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习惯喝咖啡的。和服少女和欧式长裙的女子,也许那个时候才是文化最融合的时代吧。可以满足我一切想象和好奇心的时代。

有人说我喜欢日本,我很难否认,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喜欢什么呢。整洁的城市和有秩序的人流?随便吧,一个在北京混了20多年的人不会如此贬低自己的真爱的。我喜欢的是它还有些许后唐遗风的味道,喜欢的是它对于传统的那份坚持和传统对于新时代新文化的兼容并收。但也许这只是基于我对于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又或者我更喜欢的是,在很久以前,作为亚洲的一个小岛,日本承载过文化交流的诸多使命。请仔细看好,是很久以前,并不是现在消费主义先锋的Japan,这并不是崇洋媚外想要美化日本,如果没有明治时期的日本知识分子,欧洲的思想就不会传播至亚洲,我并不想讨论这件事的结果是好是坏,只是全球化这么一个时髦的词汇,你我,这个时代过去的时代都回避不了。该发生总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现在中国,不也是资本主义繁花似锦的社会主义么?插科打诨即止,在如此的时代,日本成为了将全球化进行到底的弄潮儿和舵手。诚然,鸦片战争的日不落帝国也为我大中华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只可惜,那些是商业文化,是殖民地文化。而日本带给亚洲的,是近代思想的启蒙。单纯从明治期间来看,不是日本人强加于亚洲的,而是亚洲人积极愿意从日本人身上吸取的。

这样一个对异文化包容吸收并且积极传播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比野蛮吸收的美利坚和古老而顽固的欧亚大陆更令我着迷。我只希望能沉浸在对于文化的思考里。政治必然于文化有影响,但是我不想历史的教训和战争来打扰我陶醉于异文化传播过程的癫狂状态。

我并不喜欢现在的日本,也不喜欢现在的中国。说白了当下哪里都是一样,哪里都是无聊。走到哪里都是麦叔叔和肯爷爷还有星巴克女神,到哪里都是麻婆豆腐意面批萨拉面寿司汉堡包。。。我迷恋过去,迷恋没有我存在过的过去。

欧洲的话哪个世纪我都愿意去看看但是请给我的一个简易的厕所或者一瓶日本的厕所除臭剂。中国的话,希望我能成为挥着彩色小旗子的新青年的一分子,然后坐在教室里面读读四书五经好好羞辱一下大钊哥哥和树人大爷。日本的话,还是让我偷偷看看梁启超到底怎么和几任太太和谐相处,怎么教子有方,对了,顺便去鹿鸣馆偷窥一下传说中的那些日本的文化先锋,还有住在江户城根的天皇大陛下。

毕竟,我骨子里血液里总是消除不掉那几分大国意识的。这是地理和古老的传统赋予我的天赋,我不愿意割舍掉。北京对我来说,是家,是不用想,不用挂在嘴边,永远放在心里的东西。那里有我太多的记忆和乡愁,对于过去的留恋是我这辈子的魔咒。中国的文化更像是盘根错节的生命之树的根,就像朝思暮想的梦中的家园里那棵我可以倚靠的大树,它是我的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中国的人不是龙,古老的中华文化才是沉睡的龙,只不过,也许它很难再醒过来。悲情和无奈抹去,总之那份深沉地爱情已经渗透到我的脱氧核糖核酸里面去了(此处的句式乃模仿梁启超大师所作,将似懂非懂的科学词汇融入到激情澎湃的论说文章里面)

日本,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索的地方,但我永远不会成为这里的一分子,也不可能成为这里的一分子,所以从最初到最后,我为自己设置的位置永远是旁观者。所以时光机的按键扭一扭,我也只是想在半空中,至多装个路人甲,然后偷偷地伸手尝一尝当时的美味足矣。

时光机和任意门,还是哪个都好,随便给我一个。反正我等着,等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旅行时候我一定会多加一份保险的,收益者是北京动物园的各位正社员的动物们。

S__623063

笔者最近影

论节操的重要性

我进入了忧郁期。
因为想去的公司不要我。像考东大那年一样,嗓子就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生疼起来。我考虑了要不要把扁桃体割下来,但是这么重要的人体免疫器官,还是好好保留着比较好。于是从嗓子疼到头痛疼,再到现在肺又快咳出来的事实,也只能默默地忍耐了。

很多人说我准备的不充分,好吧也许是这样的,但是准备不充分的我也去了几个场子见到了大家争着做狗的惨状。就职就像一个战场一样,为了成为训练有素并且能够成功并驯化的狗,大家都在狗咬狗。我不是酸葡萄效应,我努力地变成狗,但是桀骜不驯的女王狗或者懒散狗哪里都不缺。更何况是一只妥妥地毫不伪装自己的狗。

我可没有鄙视狗的意思,更没有鄙视同胞们争抢的意思。我就是怂,就是弱,看着那鲜血淋淋的战场,只能战战兢兢向前爬。可惜训狗的HR不对,应该叫AR(animal resource),看出来我不是有前途,有希望,肯吃苦,耐摧残的类型。没有实习,没有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一般,留学经验了无。雇佣我简直找不到理由嘛。

即使这样我也算为了当一条狗而努力了(虽然我的志愿是成为一只猫,但是农民说被AR问到的时候决不能讲你喜欢一个人)。并且继续在战斗着。

好吧我说谎了,我完全被打击了,不想学习(因为比做狗还难),提不起精神来找更多的狗主人。可是我还要留在一片我洒满狗血的土地上,我到底要怎样,我很迷茫。

不妥协按照自己意志的生存下去,我到底该如何是好。

1396447522410笔者近影

卡住了

我。。。卡住了。
什么东西都想不出来,什么东西也不想想出来。。。

我只关系吃什么,什么好吃。。。这样的状态太奇怪了

无论是K君还是伊藤先生,大家都很好,都做着该做的事情,但是我呢?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就是不想提起精神做。

我把这个原因全都归咎在昨天见面的进路相谈的老师身上,它让我看到了第二个高小丽老师。

我特别感谢你们把现实告诉我,但是因为你无情地践踏了我的梦想,我不会原谅你们。

这道伤,无论有没有作为老师我对你的尊敬,都一直存在。我可以微笑着对你一辈子,但是你永远走不进我的心里。

想做文案设计,我是异想天开,我知道不可能,虽然我不是幼儿园小孩,但是有一颗幼小的心难道就应该被践踏吗。不知道你毁多少人,有多少人在你的建议下休学,找到合适的工作感谢你。在我看来你就是什么不懂,也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阅历丰富又怎么样,越是丰富的人越容易倚老卖老。

这样说来我应该感谢我妈,憋了一肚子的话结果连说的机会就跑了,当然女儿也跑偏了。可是有些经历,不一定是相同,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我已经26岁了,不会一意孤行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之所以能去尝试,是因为我有后面可以保护我的人在,不管怎么样,一定有人会接受我,而不是像你一样只能坐在办公室里拿着自以为是的经验来训导很多学生成和你一样的女性你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