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来就是被人评判的吗?
勇气和价值是别人给予的吗?
这些问题只有自己才能回答,之所以出现在日志里只是为了提醒自己。
前所未有的从心底涌起的烦躁………以及前所未有的压制烦躁………
毕业,升学,进路,散伙,吃饭,等待,旅行……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让自己不舒服
其实不舒服的是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这些事情。
恶心,反胃,只想缩在床上,睡觉。
人生下来就是被人评判的吗?
勇气和价值是别人给予的吗?
这些问题只有自己才能回答,之所以出现在日志里只是为了提醒自己。
前所未有的从心底涌起的烦躁………以及前所未有的压制烦躁………
毕业,升学,进路,散伙,吃饭,等待,旅行……在自己的世界里变得让自己不舒服
其实不舒服的是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这些事情。
恶心,反胃,只想缩在床上,睡觉。
今天方老师说,上面不让大肆宣传汶川地震的事,记得把这段加到面试中去。我对于政治的事情向来不感兴趣,也不善于伪装自己的懦弱和自由散漫,所以面试这种事,装出自信和胸有成竹,装出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和无奈,恐怕是很难做到的吧。
昨天是NEWS7岁的生日,很幸运地我当晚竟然梦到了tego和koyama……梦里面竟然是和平常一样的明星对粉丝的身份。等人走掉之后本来想开心地合照,结果拍立得里面鼓出了一个发酵的面团………
要知道梦到自己熟悉的人是多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之前梦境里的杀手总是一名不认识的男性外加一把手枪或者狙击枪。如果是手枪,那么一定是顶在我的太阳穴或者胸前,如果是狙击枪,那么一定是100米被红色的小点点瞄准。
没有错,梦里出现的意向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都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绪的隐喻。
最近阅读了Lucid Dream的相关内容,强大的意念会帮助人控制自己的梦境的,虽然不能像inception那么进入别人的大脑,但是自己想要梦到的对象可能从此以后再不断地训练之后会成功入住到自己的梦境里面吧。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梦境能再离奇一点,再富有颜色一点。毕竟我的就是为了做梦和飞翔而生的。当然后者似乎和颜色不怎么沾边。
总之想陈述的是,第三次梦到NEWS,也许是提个醒给我,不要让我忘记作为粉丝身份而存在的那个我……虽然看到咆哮体已然没有那种激情。
可是这也不能证明我对这个团体已经无爱了,比起明星和粉丝,我和NEWS也许更像一起成长的伙伴。麻麻指着tegoshi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他们都长大了。我说,没有错,因为我也长大了。
能感受这种长大也是一种幸福。去年512的时候我提到了Arashi,今天和去年的想法有了变化。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不是每个团体最后都能成长成天团,NEWS的终极形态是什么样子的真的只有老天知道,和事务所,个人,环境都具有相关性。不过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大家都积极地健康地生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需要支持和应援的时候,俺一定顶上,没有事的时候,当然,旅游爬墙犯花痴之类的事也不需要对自己太严厉。
总之,还是要说生日快乐,进入第8周期的NEWS。
至于明天的事,考虑了很多,准备了很多。不过没有一个是极度认真地做的。结果如何……就算1000次的想象和模拟,也不能确定真实的状况啊……
不知道我已经多少次提到这个词了。今天在南周上看到这篇文章,觉得无论如何要摘下来放在日志里面。
====================
在时代里缓慢行走
朱德庸
我喜欢走路。
我的工作室在十二楼,刚好面对台北很漂亮的那条敦化南路,笔直宽阔的绿荫道绵延了几公里。人车寂静的平常夜晚或周六周日,我常常和妻子沿着林荫道慢慢散步到路的尽头,再坐下来喝杯咖啡,谈谈世界又发生了哪些特别的事。
这样的散步习惯有十几年了,陪伴我们一年四季不断走着的是一直在长大的儿子,还有那些树。
一开始是整段路的台湾栾树,春夏树顶开着苔绿小花,初秋树梢转成赭红,等冬末就会突然落叶满地、只剩无数黑色枝桠指向天空。接下来是高大美丽的樟树群,整年浓绿。再经过几排叶片棕黄、像挂满一串串闪烁的心的菩提树,后面就是紧挨着几幢玻璃帷幕大楼的垂须榕树了。
这么多年了,亚热带的阳光总是透过我们熟悉的这些树的叶片轻轻洒在我们身上,我也总是讶异地看到,这几个不同的树种在同样一种气候下,会展现出截然相反的季节面貌:有些树反复开花、结子、抽芽、凋萎,有些树春夏秋冬,常绿不改。不同的植物生长在同一种气候里,都会顺着天性有这么多自然发展;那么,不同的人们生长在同一个时代里,不是更应该顺着个性有更多自我面貌?
我看到的这个世界却不是如此。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更严重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城市面貌变得越来越相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雷同了。
就像不同的植物为了适应同一种气候,强迫自己长成同一个样子那么荒谬;我们为了适应同一种时代氛围,强迫自己失去了自己。
如果,大家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想从我自己说起。
小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没问题,只有我有问题。长大后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问题。当然,我的问题依然存在,只是随着年龄增加又有了新的问题。小时候的自闭给了我不愉快的童年,在团体中我总是那个被排挤孤立的人;长大后,自闭反而让我和别人保持距离,成为一个漫画家和一个人性的旁观者,能更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问题”那么多,似乎有点儿令人沮丧。但我必须承认,我就是在小时候和长大后的问题中度过目前为止的人生。而且世界就是如此,每个人都会在各种问题中度过他的一生,直到离开这个世界,问题才真正没问题。
小时候的问题,往往随着你的天赋而来。然而,上天对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另一扇窗;我认为这正是自然界长久以来的生存法则。就像《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经典台词:“生命会找到他自己的出路。”童年的自闭让我只能待在图像世界里,用画笔和外界单向沟通,却也让我能坚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长大后的问题,对人才真正严重。因为那是后天造成的,它原本就不是你体内的一部分,不会为你开启任何一扇窗或一道门。而我觉得,现代人最需要学会处理的,就是长大后的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
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每个人长大以后,肩膀上都背负着庞大的未来,都在为一种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但所谓的幸福,却早已被商业稀释而单一化了。市场的不断扩张、商品的不停量产,其实都是违反人性的原有节奏和简单需求的,激发的不是我们更美好的未来,而是更贪婪的欲望。长期的违反人性,大家就会生病。当我们“进步”太快的时候,只是让少数人得到财富,让多数人得到心理疾病罢了。
是的,这是一个只有人教导我们如何成功,却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大家开了一场巨大的心灵玩笑:我们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在增值,只有我们的人生悄悄贬值。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在后。可不可以停下来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选择“大家”?也许这样才能不再为了追求速度,却丧失了我们的生活,还有生长的本质。
前年底,我得了一个“新世纪10年阅读最受读者关注十大作家”的奖项,请友人代领时念了一段得奖感言:“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跑的时代,但是我坚持用自己的步调慢慢走,因为我觉得大家其实都太快了———就是因为我还在慢慢走,所以今天来不及到这里领奖。”这本《大家都有病》从2000年开始慢慢构思,到2005年开始慢慢动笔,前后经过了十年。这十年里,我看到亚洲国家的人们,先被贫穷毁坏一次,然后再被富裕毁坏另一次。我把这本书献给我的读者,并且邀请你和我一起,用你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时代里慢慢向前走。
=====================
无论是朱德庸还是我一直关注的zen habits,看来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人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过自己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已经成功了所以才可以说出这样子漂亮的话……
可是我已经没办法快速前进了……即使我想,我的腿也跟不上。可是上帝也没有为我开另一扇门啊……我的门再普通不过了,估计人人都走过……就是别人走过以后神就把那道门搬到我身边吧= =
至于自我的世界,难道这个社会不是最标榜自我的吗?
不懂啊……
这篇日志放在草稿箱里很久了,寄存在脑袋里面也有好久了。
要说的是,这篇日志很严谨地学术讨论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单纯地自己的想法而已。
最近,使用微博的时候越来越让我感到疲惫,如果说自己不喜欢这种工具,又何必要去用它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我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型的动物(?),所以我需要一个群体去维持我的安全感,也许微博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如果不去用它,似乎会离开自己的朋友圈越来越远。于是乎会转发,评论,@……然后被评论,被@……自己又不是那种可以绝对忽视别人对你的好意或者关心的人,所以就会一直处在这样的循环里面。
而且,如果和朋友们失去了联系,一定会寂寞吧。感谢那么多朋友接受着支持着充满负性能量的我………如果失去这些人,我也许真的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掉吧。
但是依旧讨厌社交型的网站……讨厌分散自己的精力(因为本来就是不能集中的人)的东西……如此说来,就像之前日志中提到的,我是在虚拟社区中社交性极差的人。
也许这些厌恶的情绪是因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虚拟中,没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不够这些理由是没有办法说服我的。我能接受的是,由于一直是以审视的眼光在观察,所以无法乐在其中,真正地融入虚拟地我的角色……也就是说……网络中的自我认知障碍?
但并不是讨厌与人交往,我更期待面对面的交流,看不到人的眼睛会让人觉得恐慌,所以说,比起现在正在进化的大家,这种固执的想法应该可以称为退化。
世界上也有很多内心强大的人可以维持自己的喜好。而我只是在自我和大众意识之间摇摆的动物而已。
昨天坐了两次长途地铁,地铁上的人,几乎有一半的人都在用手机……科技真是渗透到每个角落了啊…大家都在积极地进化着……其实我还是有些害怕的……原因我也说不清……虽然也在用手机播放着歌曲打发无聊的时间。
果然是一个在进化中犹豫不定的人……什么时候对于科技的东西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了呢?
核危机,科学造的孽也只有科学自己来偿还……很不愿意讲出是谁用科学造的孽,说出来会让我觉得更残忍。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想,进化就一定是件好事情吗?强大的超我意识真的可以拯救这个世界吗?如果超越某种界限的话……
我的本我快爆发了……离暴食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
=================
还是不要太消极了的好,不过在强大的压力面前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不管是日语还是英语……是考试也好联系教授也好面试也好减肥也好论文也好调试心情也好……我都没有信心做好……虽然周围的人都在说是没自信,但我觉得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吧……
anyway,这些事情让它们变成想想就过的事情吧,be strong, be happy
似乎不是从msn登录或者wordpress.com登录就看不到这些文章?
看不到真的看不到么?
其实都好啦,只要让我有个地能继续写就可以了……微博不太适合我-v-
论文终于开始正式进行了,但是数据录入的时候才发现excel的好处,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地学习。其实spss应该也不错,如果没有它,我没有办法进行交叉分析。但是现在录入进入又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计数先不说,光是那些节目的时间就应该够我录的了。所以现在的状态时放弃这个交叉分析的部分,实在不行,就excel慢慢做一两个好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但是这次是必须要完成。
每天定时吃饭,定时运动,定时睡觉,定时娱乐,但是忘记了定时学习英语。每天躺在床上的时候psp的屏幕一闪一闪跟鬼火一样。初音这个游戏三天完成了92%,之后就很难继续前进了。想想电脑里面的完美存档,还是算了吧。算算自己的游戏龄也不算太短,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小学3年纪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大富翁3和大航海,把电脑折腾坏了一次。
小学5年级的时候,靠新华字典背后的古旧拼音,拼出了侯湘婷的名字使用了秘籍。(后来发现不用这样也可以作弊)
小学毕业的时候,请小v来家里面玩,目的就是让她帮我把98版仙剑的最后大boss解决掉。
13岁那年从初中同学那里知道有修改器这么一个东西,发觉人家想指路明灯一样光辉灿烂。
于是开始疯狂的修改鄙人爱玩的各种养成类游戏,餐厅,养孩子的各种游戏,当然rpg游戏肯定是修改经验值。
此时家里的网络也越来越畅通,开始从网上搜罗各种攻略,秘籍,修改器,乐此不疲。
尤为满意的是游侠网水寒制作的武林群侠传的修改器。
后来稍微有反省一下,转投网络游戏,开始升级极慢,只能捡别人扔掉的装备(后来很多网游都禁止这个功能),之后听说有外挂这样的东西,对网游的兴趣又激增。当然后来还是在账户里面有900点的时候,游戏不幸地关闭了所有服务器。
米错它就是最早的一款网游,石器时代。
初中高年级我又进入了掌机时代,金手指这个东西在我这里运用的是淋漓尽致。
昨天没有玩游戏,但是想到金手指和完美存档,才发现我在游戏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作弊。难道是把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带入到了虚拟世界中么。其实,作弊有时候挺没有意思,但是有些游戏也确实变态的可以(狡辩)。我应该是希望事情能够以最快速的方式圆满结束,最快捷的方式,有的时候不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虽然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那么的纷繁复杂,但我仍然相信,努力是有用处的,那些潜移默化的,也许像分子或者原子那样细小的努力,不知道哪一天就真的能把一个人带到不一样的境地里面去。游戏也许不一定要那么严肃化,不过态度一定要端正,否则,人生游戏可能一辈子连一个achievement也没有呀。
说归说,AKB48的游戏我还是用了存档,因为我是没有耐性48个人都玩出来的……如果是J家倒是很有可能=v=
人生游戏真的没有金手指么—>懒惰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