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接待了不少人,形形色色的人。男女老幼,平民百姓,大领导,每次当你为他们介绍这所古代帝王宫殿的时候,有些人总让你觉得他们,缺乏一种必须的对于文化和历史的敬畏之心。

游览观赏和解读历史的本质区别,在于你有如何丰富的想象力和信息的互通能力。有些人缺乏知识储备,但是乐于类比今夕,虽然大多数情况都是自己的意淫想像,好比黄油对上酱豆腐,但是总有零星的想象力支撑他们对文化的兴趣。

我最讨厌的一种人,便是看都不看听都不听,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有些客人在花园里拍照不问缘由,甚至只是在玩游戏好像在逛菜市场,也有一些咔嚓咔嚓拍拍拍拍,瞬间传遍朋友圈的,我很想真诚地问问,他们来这的目的只是炫耀他们与众不同,领导人来过他们也步后尘沾光吗? 更有带着孩子的客人,家长没有对文化的理解能力,自然更加体现在孩子身上,只知道来花园的机会难得,却从来不知难得在哪里。自己都不会认真听讲解,没有正确的示范,如何要求孩子感兴趣,更别说敬畏之心了。

在古人创造的辉煌成就面前,太多的人丝毫没有感意识过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身处时代和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似乎古人的人即为他人事,然而却不知,岁月蹉跎过哪一年哪一天,你我就成了他人口中的古人,映照于当下,一样的被轻松的调侃与不屑一顾,我想我一定会很悲哀。

所以我想我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对远古留下的文明成果,这些绚烂之花,怀着虔诚的态度,对它们抱有最基本的尊重。不是对人,对过去的事物也就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崇敬。然后你会开始意识到我们自身就是沧海一粟,便会感谢眼前存在下来的一切,便会开始庄严肃穆,不再嬉笑打骂,只顾拍照。想必那个时候,感动的心情相比那时一定会自然涌出,也自然地能够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现代和古代便能通了灵性,有了照应,人和天和地,也就和谐处之了。

【笔记】《圣诞颂歌》狄更斯 片段一 2018年1月1日

许久没有看进去阳阳送给我的圣诞故事集,这几日沉静下来,又重新翻起,虽然不到50页的内容,让我对这位作家和圣诞颂歌这个作品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在语言上,虽然很瞧不起翻译的作品,但不得不承认,翻译者还是运用了一番苦心在此的,即便失去了原来的韵味,狄更斯幽默又犀利的语调和观察还是真切地从中文的字面上反映出来了。我一向不关注细节,但是在三个精灵拜访史刻鲁挤的时候,描绘那古老的壁炉上诺亚方舟的瓷砖画,让我真的展开联想去描绘所有陈设的样子。 虽然只有几页,圣诞前页人人盼望着过节的气氛被烘托的不禁让我有体验一把的冲动。尤其是他写到身材肥硕的中年男子在雪地上滑倒但丝毫没有懊恼,更是看着槲寄生下面的姑娘,译者很贴心做了只是告诉读者圣诞节时槲寄生下面的姑娘是接受接吻的馈赠直到红色浆果全部被取尽为止,更有描绘餐桌上丰盛的食物,热的烤牛肉,冷的肉食,热汤,水果,在我在深夜阅读又多了一种煎熬。而这些热闹欢腾的场景和尖酸刻薄孤独莫衷一是的史刻鲁挤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个形象跃然纸上,使我对他有了一种理解,而不必需要看百度百科上去记忆故事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从今天开始,试着把每一天读过的书、见到的事分享出来,当做笔记,欢迎评论。

圣诞故事集

明天

明天

天亮,又是一个明天。

好像飘里面最后的女主角是这么说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好像更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

我要把姥姥和顺子妈妈的回忆都一箱箱打包好,前一阵子皮克斯做了coco,告诉我们遗忘比死亡更可怕。我不想再担心忘记亲人容颜,那种恐惧是难以磨灭的,因此我选择把他们日常的,与我的一切回忆都分类整理,放在心里,然后每次想起来的时候,我希望自己都能记起他们的笑。

姥姥会坐在里屋的床上对着我笑,拿着数独的书笑,顺子妈妈会看到远处跑来的我笑,会看到说着傻傻的话的我笑,我都记住了。我一定不会忘记的,我要把一个个瞬间都放进相册,只有实物才能让我心安,其余的睹物思人,我尽量做到流着泪微笑。

我们只能为生者而活。还有需要看到我们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去守护的人在。一年以前我还希望时光静止,一年以后我知道时光一定不会为任何人静止。我们只能在缓缓的时间长河里游走下去、别无选择。只有前进,没有停留,更没有后退。我能感受到缓慢的时光带来的效应,一分一秒的让我们衰老,接近死亡,看着爱的人离开自己,与所爱的痛苦分离。即使我们悲伤,悲恸到心如死灰,但也只是现实逃避的一种方式,因为你和这条河,谁都没有丝毫停滞过。其实你我他都心知肚明,只是人类总想自欺欺人为自己赢得一个喘息。就好像鸟类面对强敌时候,会突然梳洗羽毛或啄打地面,因为它需要一个缓冲不要让自己在压力面前崩溃疯掉。人类又何尝不是呢,无论是沉沦在痛苦中不可自拔,还是每天以泪洗面,都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内心能够舒缓一些压力—毕竟谁都不想真的死掉。

也许我是真的想明白了,我并不知道我是不是想清楚了,但我知道我必须往前看。即使心如刀绞,想要蹲在地上抱着自己痛苦,我也要慢慢向前走。所以我没有太多的眼泪,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悲伤。我选择沉默,因为再多的解释也无济于事。我知道我的语气并不欢快,也知道比以前更难以挤出笑容。但我还是麻木的与人交往,试着露出微笑。或许感受到的人不多,但我也不会放弃努力。

我希望大家都能明白move on的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在继续移动,移动到人生的下一个节点,也许是开心,也许是更痛苦,但过时不候,过站不停,这辆悲怆的人生列车,你只有接受,它可以绕路,但它用不停歇。你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但是当你清醒,你已经来到了新的境地,新的征途。时过境迁,岁月蹉跎,年华易逝,但请不要假装原地打转,拍醒自己,认识自己,感受命运的手推你前进。只有感受痛苦,才是感受生命的悸动。

我爱你们,我离你们只有越来越近,不会渐行渐远,我们永远不分离。

我想起高中背过的诗、很不幸我当时没有体会一部分优美,更没体会深刻的内涵,但是我长大了,我终于后之后悟了。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追悼】我的姥姥

姥姥刚刚住院的时候还比较有精神


我的姥姥就这样离开我了。

妈妈对我说,我没有妈妈了。我看到伤心欲绝的妈妈,找不到任何能够安慰她的句子。我只能抱住她,摸摸她的脑袋,听着她在我怀里抽泣。妈妈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虽然大家都说,84是喜丧,但我看到花白头发的妈妈痛苦的样子,我觉得喜丧什么的,都是安慰人的话吧。而且是特别苍白无力的那种。

姥姥在离开之前在医院里度过了最后的日子,因为很多原因,重病的日子里我只陪伴姥爷和妈妈探望了两次。并不是想要做一个不孝的子孙,我只是很懦弱,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本能地拒绝看到姥姥虚弱的样子。不断地为自己找借口,而那段日子我也确实很忙碌,工作日不可能下班跑去天津(现在想想有些后悔),周末的时候还很忙需要加班,“自然”地避开了看到姥姥的每一个瞬间。我知道姥姥的病这次很重,我也没有期待什么奇迹发生。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且扩散到肺部,即使没有医疗常识也知道是病入膏肓。

无药可医,治病不救命的每一个日子就这样突如其来的降临到我家。这样的日子让我回忆起小时候为爸爸探病的日子,我不想看到一张病怏怏的脸,一个曾经活力四射的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人,在病魔的摧残下丧失了形状。

姥姥在没有人守护在床边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们。这比我想象中甚至轻松一些。姥姥太爱我们了。没有电视剧中弥留之际的遗言,她或许不想任何人难过,任何人在她身后不好过。我爱我的姥姥,我相信她是爱我们的。

我想我会找出很多照片贴在这里,告诉大家我和姥姥的故事。我不想忘记姥姥,姥姥也不会忘记我们。

姥姥我爱你,我想你,我想你知道,我不是不在意您。请您原谅任性的我,最后这一次。

【杂记】记一场记忆犹新的彩排

忙忙碌碌的各色人等,虽然都是为了同一件事在紧张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演练,但是并看不出像是一个有机体的运行。

即使是同样一个机构的同僚,各司其职的职责感过于强烈,不越界的风格虽然雷厉风行,却少了一些团队间的配合。仿佛,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就是两个人的两条腿,都有健全的骨骼肌肉,但是却无法组成一个能够行走的人。

都是各为其主,都是以大局出发,表面上尽量克制,表现出友善和笑容。实际上又各怀鬼胎,各自有各自不愿意让步的地方,以及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狡黠。

今天我看到天空中又是一弯新月。每每抬头,都有明月在我前方令我心神安定。月夜那么漫长,匆匆而静谧的人儿穿梭在昏暗的廊桥内,透过隔扇和窗棱,只看到形色匆匆的人影,永远无法捕捉到到底是谁,在干什么。羊皮灯的昏暗让我瞬间联想到曾经百年兴衰的王朝,是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宫的影子,能够或多或少的出现在今夜呢?

还有多少今夜等待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