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甸有川

除了历史学家,谁会关心过去的事呢?而作为专门学科的学者,又有多少人愿意把地理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结合起来论述呢?虽然人文地理学悄然流行了很多年,但是多数的人和文章都只是披上了“跨学科”的华丽外衣。因为文科的学者对于以数据图表专业词汇以及硬逻辑的理工科文章总是敬而远之,而地质地理水利环境的研究人员,并不在乎是哪一个君王下令修筑的堤坝,他们感兴趣的不是人,是人改造的地理环境,至于是谁,经过了怎样的过程,通常不被关注。科学史的研究者找到有兴趣的点,对于一个人歌功颂德,要么就是批评的体无完肤,他们仅仅关心的是这个人在大环境里特殊的成长背景,只关心那些某个人有关系的事迹,虽然是写一个人的历史,但是孱弱纤细的不像话。

我希望能读到的著作是这样的: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能让人感受到写作人的史观。这几日读了一点点古籍,感受到古人的文字的魅力。就像新闻作品一样,即使是古文,也应该有一个明晰的风格,而明晰风格背后是一个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历史的研究之中就是史观。史观是在文章背后的,它的表现是选取的主题,论述的角度。具体而言就是要有言之有物,并且有多方位的论述,史料丰富。除此之外,我更希望他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其实语言文字是不是啰嗦,我并不是很介意,再啰嗦只要有我没有想到的,或者刚好解答了我的疑惑的文字,我就会很开心。

同样的,当我从一个小小的茶壶出发,渐渐的发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歌的时候,我就会激动地掉下泪来。我真切的体会到,我们心里的目视耳听的想象和故事仅仅是我们历史中太小的一部分,这份悲悯也是给渺小的自己的。尤其是当我们总是忽略自己的内心呼唤,目光总是遥望远方却一刻也不曾停留在身边的山水石木花草鸟兽人。

我一直以为,我生长家乡是一座缺水的内陆城市,但是这几天我却发现北京竟然是在河流的冲积扇上形成的城市,并且水利发展史从汉唐一直到现代。南城的永定河一直是一条很难被驯服的河流,经常易道,上游湍急,中游平摊,上游的泥沙淤积在中游,阻塞河道,明代的郭守敬也未能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去解决。修筑的堤坝遇到洪峰,一定会被急流冲垮,也因此北平的城市由西南的永定河水系,向东北发展。北京的地势并不是缓和的坡面,而是沟沟壑壑的坑洼地。这一点让我想起,我从小学至高中一直再由西北向更西北骑行,那个时候因为距离不长,所以并没有非常大的感受,只是记得西高东低,去的时候上坡回来的缓和一些(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上坡的感觉)。但是自从家搬到了更加西北的山区,我仅仅只骑行了一次就宣告放弃。因为如果是西北方向还是缓坡,但是如果朝向北方,那么地势就变的更加险峻了。我只记得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上坡和下坡,明明看上去都是普通的路,但是骑行的时候就完全不是看到的那样。即使在路基被垫高那么多的情况下,仍然这种险急的路面依然隐隐的存在,可见北京西北面的确是山地地貌。今年我开车向房山区前进了一次,下山的时候由于海拔的变化导致听力短暂受阻,盘山公路即使开30公里,依然不能放松。

镇静剂

我想如果我也能够为其他人打开别样世界的门就好了。

许久未经历的心悸突然来临,我只有屁滚尿流的迎接它…这种时候,玩游戏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

心病总要心药医,但是通常心病都是慢性病,或者是疑难杂症,不是服用一剂猛药就能药到病除的。所以为了能让自己迅速脱离令人不适的境地,我们发明了好多方法,比如臭名昭著的酗酒,嗑药,好一点有的参禅,冥想…科学一点的是运动(其实就是耗尽精力)和服用镇静剂等等…貌似本质上就两种方式,不是让你的肉体和精神累到无法运转(使神经兴奋也是一样的),要么就是麻痹神经告诉它你已经躺平了挣扎无用。

这些方法我都不喜欢。麻痹神经是直接损害,折腾神经是慢性损耗,总有某个点位突然坏掉断掉可能对于人来说就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打击了,对于个体以及个体以外的周遭可能是毁灭性的后果。

我在保持及使自己平静的路上摸索了很长时间。那些不好的方式,可以说几乎都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有些问题可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就是生为人的困境。如果摆脱了,或许就从尘世间消失了,那我也就不用在这里摆烂乱哈拉了。这种极端有效的方法放到一边,我想生而为人还是有我们独特的生存之道的。

神有神之道,我不思考是因为我相信那些超越我认知的存在,如果能去言状岂不是还是“地球在我心中转动吗”(笑)

虔诚有很多形式,像天路一般五体投地的信众那样,将生命全部的重量都交与那些存在,是需要勇气的。有段时间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因为你把所有的因果都系在一个虚无的偶像身上,而忽略了自身的能动,是很愚蠢且无用的。然而现在我慢慢改变了这种看法。他们的行为被大众认知为“奉献”、“献身”,时光流转,时代更迭,不同的地方,却总有相同的一群人在做着同样的事。我不相信他们是时空的牵引,更不相信他们是冥冥之中南北黑白会有注定。(注意不是不相信注定和时空牵引)

这样的人生活的是另一种我不曾设想的纯粹。他们交付的不是锅和生活的负担,是生命的全部。这是另一种的投入和无畏。绝对相信是很难做到的,是另一个体系,就好像我到西藏的寺院,梵蒂冈的圣天使堡,日本的高野山,虽然客观上会分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但不能否认无论是环境还是人,都让你感到了无形的力量在身边流动。那种情绪,不使人畏惧,神经不是兴奋和被扼杀,是好像自己在寻找最舒适的位置努力伸展的感觉。是严肃的愉悦和满足。

说的特别虚幻和形而上,提到上面的事也纯粹只是想引出,音乐对于我而言是怎样的存在的话题。不过并不是在阐释废话,有人把音乐当作宗教或者宗教重要的部分,就是因为音乐能够对人的神经产生各种奇妙的作用。宽泛一点,声音能使你焦躁愉悦,不喜欢的人的声音使你有不愉快经历的联想,年少时候的歌曲让你回忆青涩的自己,雨点和海浪重复的声音有时莫名使人平静,还有工地的高分贝作业声音能使人产生杀人的冲动….

音乐就是这么神奇的存在。对于我来说音乐是促进我集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使我平静的工具。

最巧妙的地方在于,旋律可以使你毫无经验的进入到一种情绪中,可能会唤起具体的记忆,但更多的时候是无实体想象,就好像是像云像雾像风,五彩斑斓的,难以言状。

我没有特别讨厌的音乐,即使是不太感冒的重金属死亡摇滚还有说唱,也会在某个时刻想要听到。我从来就不是天赋异禀,不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记得从小到大音乐课上老师教授的一切。比起那些令朋友们发指的初高中边角料知识的记忆,我估计如果把这个事实说出来,大概可能是和我划清界限的状态吧。

我记忆力不好不坏,也不是只记得好的不记得坏的,反之亦然。然而我能够辨析出相当多音乐课的细节,仔细回想的话,还有那种无法掌握担心被提问的恐惧和紧张感,音乐教室和音乐老师的面容都模糊树立在我的每一个记忆点位上。我没有认真复习过音乐课,没做过作业,只记得反复吹奏老师教的曲子(大概几遍而已),和大部分的课程一样直到最后,我依旧感受到的是自己无法理解其中的奥秘。

话说回来,谁会复习音乐课呢?复习谁可以给我解答呢?音乐老师从来都是对着一架钢琴,给一个基准音la,然后让我们辨认和弦。或者带着录音机在教室里放着赏析音乐。(那个时候还达不到一个班一个录音机)有时他们又是合唱节的指挥,一直不断带我们唱音阶。多数时间,我觉得他们在自说自话,按流程照章办事。拜托,一周一次四十分钟,零基础的我通常只能在队伍中滥竽充数。能唱不能辨音(很久的以后我知道了这叫做视唱练耳,也知道了这是需要专门学习的一门课程)偏偏班上总有一半的人是钢琴学习者,老师总会表扬他们。那些16分音符,一小节几拍,当最后老师让我们试着自己谱曲子,把正确的音符填入五线谱的时候,作为一个完全没有其他音乐训练的我而言,还是各种维度的打击。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连门都找不到。

于是从c大调学到g大调再到d大调f小调,升调井号降调b号,重复记号,渐强f减弱,休止符,高音低音谱号…一分钟有16拍,还有奏鸣曲回旋曲交响乐的构成…这些概念散乱在我的记忆中,包括那个节奏感奇差,有符点一定会停在错误地方的自己。

到底是黑色还是白色,有没有小尾巴,下加一线是do,连上吗?伴随着一段一段和概念一样散乱的音乐片段也被刻在了记忆上。

最令我费解抵达高峰的是从小学开始的音乐老师在分段赏析古典乐的时候,我完全没有任何的想象能力,老师说这结尾段落又重复了和开头一样的调式,我总是满心的黑人问号,一样吗?之前是什么来着?

可是我喜欢音乐,欣赏音乐这条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亮丽的风景,可是我始终得到的是一种情绪。我被音乐学习者和老师都“嘲笑”过——很多时候他们觉得没有为什么的事情,我却能问出来。又或者是大部分人能掌握的,我不行。虽然对于生活没有障碍,但是就像物理化学一样,我也想和音乐这个领域里遨游。

我羡慕唱歌好的人,羡慕从小学习乐器的人,容易被演奏乐器的人吸引,看着他们陶醉的样子,我也想和他们一样投入和陶醉。

我知道很多事的确无法教授,不怪老师和同学。艺术本就是情绪表达,虽然表象可以被分析,也可以有巧舌如簧的评论者将他们塑造成各种与众不同的东西,但是说到底它是一种表达。情绪的表达,情绪连接着神经,再用语言表达感受,就好像是传话游戏一样,不走样才怪。如果只有一种语言可以表达一个确实的音乐,那这不是艺术,至少不是我认知的艺术。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接受者,都被赋予同等的权利去感受他们传达/接收艺术带给彼此灵魂的波动。

直到如今,我认识到我和非音乐专业和幼年学习者相比,我掌握很多乐理知识,我拥有了很多钥匙,去打开那些我好奇的门。我喜欢上古典乐(对于它我更多的理解是一种理性克制的和谐艺术创作)或者是一种必然。

另一个方面,人生的大多数时光更多人了解的我是一个流行音乐的爱好者。我的中学时代一股脑的就是日本流行音乐,我的ipod里有8000首日文歌大概能证明一些什么吧。我熟悉那个时代以及前后的几乎所有热门歌曲和歌手,就是喜欢啊。不是因为喜欢日本,是因为日本音乐所以喜欢。(或许我生来就是城市人喜欢citypop就是这个局限的格橘)

也有人把我当作anisong的宅人。也没有什么问题,我疯狂的追动漫,收集各种动画相关的歌曲。继而日本乐坛风起云涌,曾有段时间可怕的现实是只有宅歌,什么都要和动漫沾边,不然不火,令人绝望。知乎上有个问题是日本音乐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虽然这个问题真的是个自我意识过剩令人不知如何吐槽的提问,但我当真看了几个认真的回应。我小小琢磨了一下,从20世纪70-90年代的歌谣曲,到电子曲风citypop和R&B黑人风还有小野丽莎这种香颂风,真是百花齐放啊。只可惜慢慢衰落21世纪10年代大概只有流行乐队大行其道和各种扶不起来的歌鸡…我离开日本前,感觉日本流行乐坛似乎只有anisong了。想到支撑我几乎所有学生时代的日本流行乐坛仅剩一个亚文化音乐类型,那时候真心觉得遗憾。我喜欢anisong,可是看着所有榜单都是声优的角色歌所占据,真真有一种数码入侵现实的假想忧愁感。

不过在这之后,突然井喷式涌现了很多新“音乐人”,他们很多是幕后多年的跨界,还有从youtube这种自媒体一跃而起的草根阶级,v家带动了草根音乐人和制作人的兴起,素人开始寻找更多的被发现的路。油管也推动了对于国际化的理解,虽然我不明白blackpink和防弹少年团为什么在欧美那么流行,但我知道全世界的青少年真的开始残念的融合趋同。与此同时,有那么一小撮人,从小接触各式的音乐,最终pick了自己的喜欢,用那么一丢丢的gift,create了服用舒适的音乐。

胡子男乐队的藤原聪老师,还有爵士钢琴pop藤井风,还有vaundy和gnu,(米津玄师对于我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个炸裂的存在—因为他还是我熟悉的jpop形态),还有yama和yoasobi,就像知乎的回答人说的那样,可能他们不是那么的优秀突出,但也足够有了自己的特色。

无论是欢快的还是充满节奏的又或者是抒情的,我都在这些时刻忘记了我在烦恼什么,有时我想微笑,有时我想放声哭泣。无论是怎样的音乐都是内心的一种表达,或许这种直率的情绪表达直抵人心,使我放松,才让我愿意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

感谢带我看风景的每一个人,感谢每一个向我叙说故事的人,当然最感谢的是带我打开每一扇门的人,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他人,是一种无私伟大的行为。毫不夸张的说,我的灵魂有了崭新的栖身之所,好像很多东西拼凑在一起,带我去了未知的境界。如果我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就是无限致臻至美。

音乐是不会说谎,至于做音乐的人是不是说谎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对吗。

废话的最后,希望这个世界能被和谐的旋律联系在一起,变得宁静。如果不能也没关系,有音乐在世界上就足够了。

【书评】【杂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入门心理学咨询书

这是ting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之一,她的礼物袋子总能给我一些惊喜。今天我想先说说这本书,有关其他的礼物以及ting自己的以及与我的故事,留到后面有机会的时候再讲述。

故事很简单,蛤蟆患了抑郁症,伙伴来帮忙,经过了十次的心理咨询,蛤蟆渐渐的学会了自省的能力,加深了对于自我的认识,不仅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把身边以及自己的事情主动推向合适自我发展的方向。

动物拥有了人类的属性,可以打破物种间的隔离自由交流,有了不同的性格和各自的思想,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出“人间社会真实”的小故事。

当然最主要的剧情也还是蛤蟆与苍鹭咨询师之间的互动中。这本书很绝的就是,先让读者不会很紧张去审视和预想这个故事,故事角色都不是人类多了一份诙谐和轻松,然而随着阅读进度推进,读者也越来越把自己带入到各种角色中,因为不是人类的故事,所以怎样的展开都可以接受,合理或者不合理都在这本书里有了毫无违和感的大前提,会让很多很多的读者放松警惕(此类人群很怕别人了解自己,总担心自己表露出真实的想法;以及有些看到这本书就立刻掉头走人、反唇相讥的人群,大概本书不是为你们存在的也不必大动干戈),不断地追随着蛤蟆的身影;读者也不是上帝视角的看待这两只小动物过家家,会慢慢的感受到和蛤蟆人生的相似度高的惊人,周围的也一定存在着无数的蛤蟆先生;最重要的,大概或许能够让每当上述情况出现时有些人会极力想要掩饰,通常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相似度感会产生被人侵犯隐私的不快,但这本书能够让人忘却这种恼怒,或许当你问自己为什么没有生气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CBT疗法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CBT就是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的简称,中文译名“行为认知疗法”,是二十世纪以来替代精神分析,人格分类,森田,催眠等等方法称为具有代表性及广泛认可及使用的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这几年也随着大家关注心理问题之后第二个心理学流行的概念。(前一个我压“抑郁症”)这种方法旨在咨询师引导来访者,通过自身对于自我的情绪和行为的认知,来理解自己的感受,找到真实的诉求,重新调整应对模式,从而达到与自我和解并积极面对未来的状态。

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我花了三个晚上大约3个小时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这就是我做过的心理咨询的真实情况!只是对象都是动物,但房间的描写,包括那盒纸巾,都似乎真的是咨询室里的“标配”,咨询师不断调整策略,在咨询的过程扮演不同的角色,时而告诉你,时而又没有提示的结束,还有规定时间的催促,以及最后一次的拖堂,我都直呼内行。如果不是经历过长期的受访或来访的经历,是绝对不可能把这些细节描绘成人间真实的模样的。

虽然大体相同,我问过几乎和蛤蟆一样的问题,但心理咨询谁也无法说得准,什么时候你就完成了自我审视的过程,成长为一名大人。我没有和我的心理医生再相遇过,但我花费的时间不是十次,而是4年甚至更长。

我唯一记得不清楚的,现在想想竟然是这一段,明明觉得对自己的人生至关重要,毕竟它贯穿了我的高中大学交换留学这些最最最关键的人生节点,或许因为战线太长,说不清是哪一次什么时候,我发生了变化。真实的情况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必须有对双方的信任,也一定要拥有强大意念。不仅是谁能治疗好谁,而是我相信我能帮助你变得更好,和我想要变得更好,只有双方都有最基本的坚持,才可能会有美妙的化学反应出现。

可能过程太长,就好像方老师说的那样,心理问题不是几天造成的,用多少时间去治疗和改变都不为过。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周围的影响,因为惰性,我们又往往放弃对自我的把握,将命运放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仿佛自己的意识是漂浮在自己肉身的上方,眼看着自己一步步被外力推到某处,自己预言了自己,然后在降落到地面,用力抱住那个永远都长不大的自己,将全部的怜悯都用在自己的身上,那一刻,邪恶的成就感和快感是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伪装成随波逐流无法掌控命运的失败者,另一面则是不允许别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暴君独裁者。

我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原来我会着急,不过现在我会转身离开。说着无力改变的人,绝大多数是不愿意离开舒适圈的。正如书里提到的,我们应对外界的策略,都是为了躲避和适应。人是利己的生物,只是利己的方式和思考机制是千千万的。而如何在社会中扮演一个令自己满意,大多数时候和外界都能保持着能量平稳的状态的角色,依靠成长状态的自己,是能够完成的。

不怪别人也不怪自己,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不必担心没有剧本,因为我的知觉完全受到我的掌握。偶尔的小问题,也能坦然面对,然后努力地解决它,不对自己和别人造成更久远的影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一路走来,发现这个世界黑暗和美好,都增加了很多,我很高兴,也再也不恐惧面对愉快的自己了。我非常感谢我遇到方老师,也不断的感恩我那么幸运成为了我家的一份子。信任和爱,是我继续生活的能量来源,我在去年的问题里,担心我和这些我辛苦获得的宝贵财富而渐行渐远。还好,这些感受和信念,是通过长期的自我察觉和观察世界而产生的,不是灌输的意识,所以它们没有离我而去。

所以我,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愿意相信天亮之后,就还有机会。就像蛤蟆身边的问题,以及蛤蟆自己,未可知会有怎样的遭遇,但就好像我在结束咨询之后,度过了人生很多个低谷,不仅在药物治疗中翻滚,也在家庭生活的琐事和工作的种种遭遇中被鞭打,可我还是很满意我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没解决的问题,留待之后慢慢思考。

这本书是我咨询经历中的缩影,作者必定是个聪明先生,也是有着极为丰富的治疗经验的医师。抑郁症,心理咨询,这两个概念和精神分裂,专科医院,是有着本质上(器质上)的差异的。前者只适合普通人,如果你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那么恭喜你,咨询师仅仅只是一个人形电脑提示牌。如果家族病史以及幻听幻视困扰你,那么请不要认为任何情况,人都能绝对主宰自己。基因的强大是你想象不到的。

命运当然是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里的,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完成这个脱变的过程,因为你会感到成长的痛苦有多少,你的幸福指数就能飙升多少。

苏轼的定风波就是最佳写照: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ps:这已经是它第二次成为定场词了(大雾) 其实我的best词已经不是它了(远目)

【再开】近况

自从感情上出现变动以后我就没有怎么照顾这里了。之前想的,和现在想的都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我感到很失落。

我还是和之前一样,容易情绪起伏(大家都这么说),哽咽或者大笑,我觉得我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认识又多了一层。每天都在增加,时常有感悟,但是没有立刻写出来,就划过去,直到它被再次想起。

我比原来要快乐一些,幸福感也还是充沛的,人也是乐观积极的,只不过生活比之前更乱糟糟,就好像现在的家一样。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乱,明明都整理好过,然后会因为想要整理而无法离开家…家变成了一个沉重,疲累的空间,令人不适。

但是还是会好起来的。

写在2022

2020、2021,过起来最如梦似幻的两年。好快啊,入职已经四年了,跨越了30大关,却没有实现任何既定目标的这几年。

死亡在向我探头,整个世界变得更像一个整体的加工房,标榜着个性和标新立异,到处都漫溢着令人咋舌的新闻标题。小城市里的匪夷所思事态越发明目张胆,大城市里的社会问题就如同味增汤里的一块巨大味增——无论如何也无法搅拌开,看着让人难受,沉下去又觉得影响口感。

地铁上,马路边,家庭里,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在拿着一个小屏幕。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以网络为蓝本和基础,比起谈论天气,网上的热搜,还有奇怪的新词汇,才是证明彼此是盟友的唯一证据。

不刷朋友圈,朋友觉得你不够关心她们。我问候一声,基本上会被“你不看我朋友圈”回怼回来。但没有人会主动来问,你不发朋友圈,你最近好吗。

国学热兴起来,大家疯狂的同时,想要停下来,小红书上无尽的晒出自己的大字作品,好像静心养气也是一个追踪流行的风向标,品茶,写字,闻香,绑定的就是人要瘦脸要美,范儿要足,氛围必须营造,点击率才能过线。

人就是那么渴望求关注的群体吗。为什么要靠别人的一个点击,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多寡?做相同的事就是盲目追随潮流,顽固的守着那份和时代洪流格格不入的生活样态才是能抵住诱惑的人?

我的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这世界一如当年在大学里老师说的那样,碎片化的信息,使人造成了全能全知的幻像。所有人的注意力留存的越来越短,脾气越来越暴躁,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

高度分工化意味着你的生活更精准,不去劳作打扫卫生,去健身房流汗;开车上下班,专门找时间练习肌肉;大鱼大肉吃着,找地方清修花钱辟谷;不看电视,跟着抖音的视频流把自己带到更深的欲望深渊处;放弃文字,追求视觉的极致;自己相信眼前呈现的一切;追随着蒙太奇的片段,放弃思考,大谈特谈自己的思想……

但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不是时代洪流里一颗巨擘,我只是随波逐流的一粒沙子。

这两年我困惑的事情一边减少,一边增多。唯一不变的,是写不出的论文,减不下去的肉。

身边少了一个人,多了一个隐形的人。米德华也去日无多,却愈发的想要在人的身边取暖。

说了那么多的牢骚,这个世界还是像每天那样日出日落。

不知道对于单位的事,我能不能完完整整记录下来,对于我自己感情的纠葛,我能不能愿意和盘托出。

还是希望能成为一个别人觉得靠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