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連篇

感謝張工和孫工讓我還能擁有一塊賽博時代的心靈淨土。喜歡碎碎唸的我,對於這裡的需求是最多的迫切,在這個浮華浮躁、塵囂甚上的社會中,難以碰到有火花的夥伴,更不容易在虛擬世界中尋到安慰。隨便的一句話,就可以引來意想不到的敵視和惡意。如果說我能夠做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勇者,那麼我在看不見對方的網絡間,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無力還擊的弱雞。

人生短短,邪惡之花卻盛開在每個人的心田。每一次在真實中被施暴,難以忘懷的屈辱和不甘的心情,就好像為這朵極密的種子灌下幫助它不斷膨發的熾烈的毒液和散發著罪惡馥郁的漿液。孩童時期遭遇父母的冷落,受到孤立和嘲笑,那每一次在心靈上不斷裂開不斷擴大深沉的傷疤,就是像一道等待開啟封印上古符咒一般,使人迷失在顧影自憐,自我封閉的繭房之內。越是深刻的痛楚,就越可能將人的心靈吞噬,最後,原本至澄至真的心靈,就此沉睡在罪惡之花的花蕊間,向這世界展示最妖艷的姿態,宣示著獲得力量的快感。越瘋狂,力量就會源源不斷,每一次微小的惡,都蘊含著超越想象的殺傷力。 但心靈已經不能再被喚醒了,耗盡了心靈源泉,透支的都是自己的血肉之軀。

我想為什麼我對語言文字的謾罵和攻擊,對來自不知名的惡意毫無抵抗能力。是我不夠強大,也是因為我並不想讓我的心也像我的表面一樣,覆蓋塵土,豎起高聳入雲的鏡山劍嶺,讓人無處落腳,無處可攀。所以那些在縫隙間溜入的入侵者,即使是微小如塵芥的暗黑星團,依然是威力巨大的影響。那種感覺叫做疼痛,是超越肉體知覺,直到神經內部深處的艱辛。

上一次的經歷,那一年的年末,我的心碎了一地,人也失去了信仰。我不會忘記,永遠不會忘記那種痛徹心扉的感受。無助無力的吶喊,卻因為消失了一切憑藉,張開嘴巴,卻只感到心碎化作的淚水倒流入口。我現在做的,就是站起來,重新面對這個世界。

我很清楚的意識到,不要傷害我這句話,是比天高比海寬的世紀末笑話。但我直到現在,我還能聽到我的心裡一直在迴蕩的這個回聲。這一次,我還是決定,讓心靈再一次徜徉在那裡,無拘無束的,沒有設防的。這是我的決定,不是相信這個世界,是重拾對自己的信仰。 是告訴自己,如果再次受到這樣的衝擊,你還要跌倒,再站起來。不是沒有防禦,而是多幾道屏障,然後也像別人那樣,建設一塊禁區。

開玩笑,那樣就不是我了。來去自由,但請小心的來,盡量不留痕跡的消失,能不能實現,只有我自己知曉。

鲁迅

一直想写一些自己的感受,有关于鲁迅。一些非常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了解这位伟大的精神导师。孙郁先生,高远东先生,赵梦阳先生在纪录片里说的,鲁迅的温情,鲁迅的责任,鲁迅的家国情怀,他的号召力,激励了无数爱国青年。

鲁迅先生和梁启超一样,他们的生命轨迹和思想的变化,仿佛是我很好理解的。我和他也仿佛是最有缘分的。收录课本中的文章印象最深刻的是狂人日记社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最初旅行的目的地是绍兴三味书屋,母亲的结婚礼物是鲁迅全集,即使不懂其中的奥秘,但也看过无数次朝花夕拾和呐喊。留学的目的地是东京,在东京大学留学的日子,无数次经过他曾经留恋的上野公园,旅行的目的地是仙台,看到了仙台大学里鲁迅的铜塑像。他好像是一个长者,一直在我的世界里。而当我度过而立之年,再次阅读他的文章,了解他的生平,我觉得一个非常鲜明和生动的鲁迅,逐渐拥有了血肉,在我的心里愈发的生动。

鲁迅的一生,童年,留学,成家,分家,恋爱,生子,这些人生中重要的阶段,都在他的作品和思想转变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大多也会经历这些过程,但是真正能够通过这些节点和时光,是自己的内心和精神思想不断打磨升华,将自己的情绪通过文字更加饱满的表现出来,我相信鲁迅是一把好手。梁启超善于将吸收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思考输出,但是鲁迅更多的,是充满个人经历的感情色彩的表达。所以梁启超选择新闻和评论作为他的阵地,鲁迅则向更加梦幻和虚构的小说寓言及诗歌散文的创作题材发展。鲁迅如果按照记者那样针砭时弊,大家会觉得他过于矫情不客观,但这种情绪释放在他所擅长的题材中,则显得恰如其分,不仅如此,还会使那些虚构的角色,那么的令人印象深刻,又那么的让你觉得真实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相对的梁启超的小说则显得缺乏想象力,平淡无奇,使人昏睡,找不到记忆点。所以他们都选择了合适自己的舞台,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鲁迅是个极其敏感的人,相对于周作人的冷淡,鲁迅的永远是充满温度的,但对于朱安来说,他永远是遥远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世人觉得鲁迅先生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他对于朱安又是那么的陌生和缺席。鲁迅的优点是将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于家国的情怀,诉诸于一种新式的文学体裁,白话小说。他可以将他对于家和国的个人情绪,完美的转化,令人印象深刻。但另一面,他身上的愚忠和愚孝,又在他的个人生活里发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他接受了母亲的毒药,是自己的处于封建伦理的顶端,他是长子,必须遵循家人的命令,因为母亲是成就他一生的人。他同时也是长兄,即使自己因为经费回国,也要供养弟弟和弟媳,即使自己和弟弟弟媳关系破裂,也是自己一个人搬出宅院,还是自己买下的地产,这 在今天是难以理解的一种行为。在决裂的日子里,他甚至在资助弟媳远在日本的亲戚,这些举动,只能将他理解为一个封建家族的长子长孙长兄所必需承担的义务责任与使命是息息相关的。

Restart

如果人生可以重启,那我现在大约是在第n次重启之后的样子。

人生宛若一个大的沙盘游戏,每个人都在每个人的棋盘格子上独自投掷着命运的骰子。虽然长度相仿,但是能达成的成就却很难用一种标准去衡量。这让我想起很多现在的模拟游戏,文字类的会告诉你,你三岁怎样,六岁怎样,死的时候怎样,你一生有几个孩子几段婚姻几次恋爱几个老婆,几处房产几个头衔,得过几次大病,做过几次手术,到访过哪些地方,获得过怎样的荣誉…这些描述性的文字,可能也是我们内心一直努力下去的动力吧。对于我而言不是的,也可能有家庭的人没有时间像我一样想东想西,拼事业的也没有时间用来无法产出回报的问题。

就我而言,我好像偶尔会漂浮于半空中,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游戏进度,生命进程。可能这与我长期和我姥爷的生活有关系,看着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和突然发现自己的父母不再年轻不再能为你遮风避雨,两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后者会让你受到震撼,让你发现父母竟然也有衰老的一天,然后就是开始选择照顾还是选择无视。无论怎样,你自己将来也会得到类似的对待。我们可以对于父母衰老的过程视而不见,但是作为上上代的长者,祖父母首先就是作为老人而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名成熟的老人,如何在岁月的流逝间,变得更加脆弱。生命之火,从来也不是逐渐熄灭的,熄灭都只是在一瞬间,但是就像中文的比喻那样,油尽灯枯,人会慢慢的变弱,变得更弱,最后在某个瞬间,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我自从回国之后,被迫面对了这样的问题,没有好的条件,而拥有的家人一个又一个的离我远去。我抓不住未来,也留不住现在,我只能眼看着这样的命运成为我的过往。

也不是说没有成就。最近在玩文明这款游戏,比之前似乎玩的好一些了。而且会玩的很入迷,经常深夜都睡不着觉。就是玩的很认真,很少有这么认真的时候了。如果,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都能像游戏里那般认真就好了。我和其他人比起来,确实少了点什么,多了点什么。有的时候我也想可能是我把我自己想的太特殊了,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我心中的那个理想,和大家心目中的理想好像真的差了一些什么。现在,我不仅要付出双倍的努力,还要付出双倍的观察,去重新发现我和他人到底是多大的区别。为什么别人会受到欢迎,为什么我不受欢迎。为的不是把自己变得受欢迎,而是还是一直以来那个议题,别让别人误会自己。

很多事,要到人生的大半部分,才刚刚开始思考。这一年,自己内心剩下的一丢丢的东西,彻底崩塌了。自己也好,周围的人也好,大环境也好,小环境也好,我都一次又一次的狼狈出击。每次告诉自己不会有更糟糕的局面了吧,然后一次又一次的打脸……最令人唏嘘的是,每次当同辈人开始和我讲授中年人的困惑的时候,我发现我就好像文明游戏里的自己一样,可能还处于原始社会,完全没有那种困惑和烦恼。

有可能我选择的发展路线就和别人不一样。我体悟到的,可能需要他们再过10-20年才能明白。但又何必说破呢。周围的人把自己包的越来越严,生怕被被人拿走什么,什么都不愿意付出和给予,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改变了。

我也不打算换一条发展路线了,其实从初中开始,每一条路好像最终都变成背水一战,迎难而上。选择的目标,也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不拿出来,大概就是万劫不复的感觉。

可是这次我感到面对的困境甚至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个,交织着竖立在我面前。周围甚至没有队友,连人影都渐渐的看不到。那我只有全力以赴,毕竟我也确实什么都没有了。

人生走到今天,我才意识到只会越来越复杂,根本就没有尽头,无论是苦难,是快乐,人要么成为一个洞察一切更加敏锐的智者,要么就成为一个只相信自己否定别人来确认自己的傻子。

我有我想要坚持的东西,我也不会因为挫折和失败就改变了方向和基本的信念。可是我也不想成为一个被别人利用的蠢货。无论是时间还是情绪,都算在内,我不是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人,但是我也不是中央空调和集中供暖的土暖气。

我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明白到底什么样的状态是合适我自己的。找工作的那个时候,两年时间才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希望五年的时间,让我觉得我没有白过。母亲的话越发的振聋发聩,晴雯说的那些话也时常让我想起,我也不想枉得虚名。

=======

忘记是什么时候写的了……发布之后发现并找不到草稿的存储时间….

数字世界真的可以突破界限从而使我们永生吗?

这个看似非常玄学和富有哲理的问题,让我在这几年有一种即将登陆的强烈预感。区块链和元宇宙,还有chatGBT,越来越多的新兴概念和新兴技术来到我们的身边,大家对他们的拥护和热烈欢迎的姿态,使我越发的产生恐惧。仔细研究,却发现他们的定义已经是在挑战逻辑思考能力,最后的结论是玩概念,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带动社会产业革新。以前是技术先行,理念才会落户在人们心中。现在概念在每个人的脑子里,这些概念催促着人们加入这场狂欢,仿佛不知道或者拒绝就是保守和落伍的代名词。而技术却还在孵化器里不够成熟,概念很可能在孕育的过程中遇到重大难题难以克服而最终难产。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止金融业者疯狂卷敛每一份财产的野心。大家都希望一夜暴富,跃升到新的能量级,因为害怕错过每一个机会而屡屡成为被吃掉的那一份资本。 而那些大鳄,贪食过后就立即离场,在暗处等待入市的下一个好机会。

可能是年纪大了就保守了,但我始终对于技术和概念是保有警惕心的。人生的前半段痴迷技术,后半段痴迷概念,最后放弃了二者,开始回归到意识和再现意识的思考里。未来对于我而言,期待但并无奢望,回头看既往,慨叹而无牵挂。数字世界,是虚拟的而非虚幻的,只是将实体的游戏规则再以另一种形式呈现罢了。阶级还是阶级,不会因为你入局时间长短而改变,只要你在现实生活里呼吸一秒,你在虚拟世界里握住的文化资本,就还是和现实联结。元宇宙的概念,只要玩过游戏的人都明白,无非是有了虚拟社会里的房子,衣服,拥有了虚拟的藏品。那么大量复制获得,你拥有的永远无法是你想要的,因为丰富已经不是你的目标,你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你只会想要得到独一无二的。那么你除了扔钱烧钱,也并无法得到重生的快感。

如果未来真的像我想象的那样,那么永生的目的,也只是在无尽的循环里而不能超生。这种概念,更像是赛博时代里的一种新兴宗教,追随它你可能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数字的海洋里,就不再感受到现实里收到的阶级局限,没有痛苦,只有快乐。这和基督教和佛教许给信众的理想国,有何种区别呢。说到底,这上下五千年,人类对于自身的开发少儿又少,感官在技术加持下扩张和延伸,即使在家里也可以看到听到不远万里的事情。而这种高强度的外扩刺激,令人变得无法忍耐空白,一旦停下来,看到身边的人在疯狂运转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因此信息等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从长篇大论的思考输出的博客,到想到一句或者看到什么就随时转发和发布的微博。思考瞬时性和信息的零碎化,让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主动去探索结果,去拼凑始末。转而去强化肉体,进而得到更强烈的刺激快感。所以奔向野外,看起来是解放,其实还是要拍照上传,附上文字,和日常的电脑手机绑定更加牢固了。

人类把信息处理交给电脑,人工智能,自己会开始考虑如何在社会里得到最大利益和更多的支持。对于人性的研究,是基于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完善个人也是为了能够先发制人,或者不落后于人。在这种高压高速高密度的信息世界里,人类也会更加迷失自我,因为大家只会更大的同质化。停下来思考,或者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的时间寥寥无几。可能没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快乐还是悲伤,也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没有痛苦的寻在,快乐也一定会随之而去。

如果,我们不克服自大和享乐的惯性,即便在任何时空里,永生都无我们无缘。永生是精神不灭,是意识的继承,也是dna的延续。即使在现实社会中,那些道德规范和伦理,也刻在我们的身上无法抹去。这种集合体的概念,其实注定要有消亡,有再生。如果执着于永生,反而又进入到了寻求仙药不死的短视之间了。这么看来人类的这一步便不是进步,或许数字元宇宙的革命仅仅是人类再一次以不同姿态复古回归的新尝试而已。

刷新和耗能

最近发生的一些工作的事,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在我快速而缓慢的调节过程中,我意识到我之于这份工作的卑微。

人生苦短,是苦于短还是苦而短。

但我总觉得,我的时间轴一时就如同浩瀚的星河,那么宽广和飘渺,看不到尽头。一会又好像短的立刻就能见到黄泉对岸的红花摇曳。矛盾主要来自于思想和知识的漫无边际,深邃而不可触底。另一方面人与人面对面,语言交流,眼见的现实与肉体在时间流逝中逐渐消磨的即时心性的神经痛感和见则即痛的知觉感受。

越来越多我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理解和诉说的人和事,对我的生命而言,是炙烤的灼烧感。

疲惫由内而外,心的坚硬不是百炼成钢,也不是磨出茧子,是退行性病变,是组织硬化。

麻木和僵硬,没有感受,不是成熟,是僵化,是选择放弃,随波逐流。

我愿意用痛苦去拥抱这个世界,如果心没有感觉,泪已风干,思想无法激荡,那么我的末日就来临了。